气有往来无生灭
书籍: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构成万事万物的气永恒存在,不生不灭,无始亦无终,而只有运动和变化。明末清初王夫之关于物质存在永恒性的命题。出自《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器有成毁,而不可象者寓于器以起用,未尝成,亦不可毁,器敝而道未尝息也。……故曰往来,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灭。生灭者,释氏之陋说也。”这里讲的“器”是指各种具体事物,“不可象”的“道”则不是指规律一般,而是指物质一般,即气。王夫之把气作为道的“本体”,作为“本体”的气是虚而无象的,但由于本体中具有阴阳二气,它们互相“交感”,于是“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这也就是“不可象者寓于器以起用”,即本体的作用。正由于具体事物的器是由气这个“道之本体”所构成的,所以当器陈旧、毁坏之后,便分化瓦解,重新回到气的本然状态,这就是“器敝而道未尝息”。这说明,各种具体器物是有始有终、有生有灭的,即有限的,而作为“本体”的气却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即无限的。王夫之还用木柴的燃烧、水和汞的气化为例说明,它们或为烟、为气,或为烬,原有的具体形状不见了,但烟、气或灰烬的总量与原有物质的总量相比,并没有减少。王夫之由此得出结论,物质是不灭的。因此人们可以讲气有屈伸、往来、聚散、幽明,而不能说它有生灭。如果认为气有生灭,就是承认无中可以生有,就会陷入佛教和老子的空无之论。王夫之的物质不灭思想虽然是朴素的,但在儒学发展史和中国哲学史上,像他这样用经验事实对这一思想论证如此充分、表述如此准确还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