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解》

清代焦循论人性的著作。《雕菰集》卷九之一篇。凡五则,以饮食男女论人性善。他认为儒学性善之说并无精深之理,无非“食色”二字。通过人与动物的对比提出人性善的三个判据、三个验证和一个结论。人性能移为人性善判据之一,即人可以通过教化知婚嫁之礼和以耕耨自食其力,动物则不能。人能觉于善,己之性不善则不能觉,能觉则己之性善,此其判据之二。人知男女饮食、尊卑、孝悌,动物则不知,此其判据之三。在他看来,人性善可验者有三:一为有恻隐之心,二为有悔祷之意,三为有忠孝友悌自饰。其结论是知嗜味好色即知忠信礼义廉耻,礼义之悦心犹刍豢之悦口,悦心是性善,悦口也是性善。焦循的性善说的立论基点在于“人性能移则可以为善”,以“习相远乃知其性相近”为论证之核心论据。其基本观点近于孟子的性善说,但以饮食男女入论则是对戴震关于“欲出于性”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原善》 下一篇:雕菰楼易学三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