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余论》

清代丁晏辨析《古文尚书》之伪的著作。《古文尚书》有两种,一是《汉书·艺文志》所载之汉代得于孔子故宅墙壁之中的《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的29篇多16篇。一是东晋梅赜所献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共有经文58篇,并有称为孔安国“传”的注。书前有孔安国的序。前者的真实性,清代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都表示怀疑。后者的真实性,自宋以来便有吴棫、顾炎武等表示怀疑,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崔述撰《古文尚书辨伪》、段玉裁撰《古文尚书撰异》、王鸣盛撰《尚书后案》,有力地论证了《古文尚书》是三国王肃的伪作。丁晏加入了《古文尚书》的辨伪队伍,撰《尚书余论》,确凿地论证了梅赜所献、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古文尚书》之伪,并揭示出作伪者是王肃。丁晏在书中旁征博引,广泛利用儒家经典及前人的注解,力辟《古文尚书》和王肃。他认为《尚书》孔安国序说从孔壁得到古文书及传,以及承诏作传,定58篇之类的说法,“乃子虚乌有之谈”,朱熹对其的批评“真不刊之论”。《古文尚书》西晋已立博士,孔传已经流行于世,非东晋梅赜伪作。《古文尚书》盛行于西晋之时,是因为王肃是晋武帝的外祖父。《古文尚书》孔传大多与王肃注相同,唐代孔颖达曾经亲见,“备载于疏,足征书传为肃私造”。丁晏的结论是:“《古文尚书》为肃私造矣。”“伪书作俑于王肃。”因此,丁晏“尝叹两汉以后王肃为乱经之首,其罪不可胜道哉”!此外,书中还辨正了诸家对于《尚书》的注释疏证之误。此书收入其《颐志斋丛书》。此书对于确立《古文尚书》是伪书、王肃是作伪者的观点,起了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