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述要》
钱穆的著作。着意揭示王守仁(阳明)的真精神。全书依次讨论的问题是:“宋学里面留下的几个问题”、“明学的一般趋向和在王学以前及同时几个有关系的学者”、“阳明成学前的一番经历”、“王学的三变”、“王学大纲”、“阳明的晚年思想”、“王学的流传”等。书后为“阳明年谱”。作者把阳明学放在整个宋明学术本体论与功夫论(修养方法论)的走向与争论的背景上加以考察,讨论了阳明的心路历程,以及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诚意、谨独、立志、事上磨练等主要命题。钱穆认为:“人心即是天理,更不烦有所谓凑泊。人心自然能明觉得此天理,也不烦再有所谓工夫了。这便是王学对宋儒传统大问题获得了一个既简易又直捷的答案之最大贡献处。”(《阳明学述要》)阳明以致知来代替北宋相传的集义和穷理,又以知行合一和诚意来代替北宋相传的一个“敬”字。北宋以来所谓敬义夹持,明诚两进,讲功夫上的争端,在阳明则打并归一,圆满解决。至于对本体方面心与物的争端,“据普通一般见解,阳明自是偏向象山(见陆九渊),归入心即理的一面;其实阳明虽讲心理合一,教人从心上下工夫,但他的议论,到底还是折衷心物两派,别开生面,并不和象山走着同一的路子”(同上)。作者认为阳明实不曾树起革命的叛旗,来打倒北宋以来的前辈。作者批评了后世讲程朱的人要痛斥阳明,讲阳明的人也要轻视程朱的门户之见,强调阳明仍是宋儒讲学的大传统。阳明把天地万物说成只是一个灵明,又讲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们的灵明,是其独特精神处。认为阳明晚年特别提出事上磨练,只为要在朱子格物和象山立心的两边,为他们开一通渠。作者对阳明晚年思想,认为其“拔本塞源论”(按即《答顾东桥书》末节)比《大学问》和四句教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由此可看出王学并不偏陷于个人的喜怒哀乐方寸之地,而把良知推到个人内心之外,扩及人类之全体、人生的一切知识和才能及事业,兼及人与人之相同与相异处,并由伦理推扩到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问题上。本书成于1930年春,收编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冉版于1954年秋。现有台北正中书局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