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五 湖广一
书籍:读史方舆纪要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荆,荆山,见襄阳府南漳县。《周礼·职方》:正南曰荆州《尔雅》:汉南曰荆州。应劭曰:荆,强也,言其气躁劲。或取名于荆山焉。又诗人所谓蛮荆也。春秋至战国,并为楚地。其在天文,翼、轸则楚分野。秦并天下,置南郡、黔中、长沙等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亦为荆州其五溪地,自汉以后,历代开拓。后汉因之初治武陵郡汉寿县,今常德府废县也。后治南郡,即今荆州府。三国初,分有其地北境属魏,西境属汉,东境、南境属吴。其后,蜀汉之地为吴所并。晋亦置荆州初治襄阳,平吴后,理南郡。东晋初,治武昌,其后迁徙不一。太元中,王忱治江陵。自后复移改。宋分置荆州治南郡、郢州孝建二年,分荆襄、湘江豫州之八郡,置治江夏、雍州治襄阳、湘州治长沙。齐并因之。梁、陈分割滋多,不可殚析陈时自江以北,初属周,后属隋。隋炀帝亦置荆州,而不详所统。大业末,为萧铣所据。唐平之,分属山南今安陆、荆州、襄阳、郧阳之境,俱属山南道、淮南今黄州、德安、汉阳之境,俱属淮南道、江南今武昌、岳州、常德、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郴州及施州卫等境,并属江南道。详见州域形势。下仿此等道。开元中,又分置山南东治襄阳,而常德府及岳州府之澧州亦隶焉、江南西治豫章,而武昌、岳州、长沙以南皆隶焉、黔中治今四川彭水县,而辰州府、靖州及施州卫之境隶焉诸道。后为荆南、湖南,南唐所据。宋初为湖南治潭州、湖北治江陵府,及京西路今安陆、襄阳、郧阳及德安之随州,皆属京西路。又黄州府则属淮南路,后又增置京西南路治襄阳。元始置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治武昌,后为陈友谅所据。明初平之,仍置行省。洪武九年,改置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五、直隶州二、属州十四、属县一百有八总为里三千四百八十有奇。夏秋二税约二百二十万石有奇,而卫、所、诸司参列其中。今仍为湖广布政使司。
◇武昌府属州一 县九
江夏县附郭 武昌县 嘉鱼县 蒲圻县 咸宁县崇阳县 通城县兴国州
大冶县 通山县
◇汉阳府属县二
汉阳县附郭 汉川县
◇黄州府属州一 县八
黄冈县附郭 麻城县 黄陂县 黄安县 蕲水县罗田县
蕲州
广济县 黄梅县◇承天府属州二 县五 今曰安陆府
钟祥县附郭 京山县 潜江县
荆门州
当阳县沔阳州
景陵县
◇德安府属州一 县五
安陆县附郭 云梦县 应城县 孝感县随州应山县
◇岳州府属州一 县七
巴陵县附郭 临湘县 华容县 平江县
澧州安乡县 石门县 慈利县永定九溪诸卫所附见
◇荆州府属州二 县十一
江陵县附郭 公安县 石首县 监利县 松滋县枝江县
夷陵州
长阳县 宜都县 远安县
归州
兴山县 巴东县
◇襄阳府属州一 县六襄阳县附郭 宜城县 南漳县 枣阳县 ?城县光化县均州
◇郧阳府属县七
郧县附郭 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上津县今省郧西县保康县
◇长沙府属州一 县十一长沙县附郭 善化县附郭 湘阴县 湘潭县 浏阳县醴陵县 宁乡县 益阳县 湘乡县 攸县 安化县
茶陵州◇常德府属县四
武陵县附郭 桃源县 龙阳县 沅江县◇衡州府属州一 县八
衡阳县附郭 衡山县 耒阳县 常宁县 安仁县酃县
桂阳州临武县 蓝山县今又设嘉禾县◇永州府属州一 县六
零陵县附郭 祁阳县 东安县
道州
宁远县 江华县 永明县
◇宝庆府属州一 县四
邵阳县附郭 新化县 城步县
武冈州
新宁县
◇辰州府属州一 县六
沅陵县附郭 卢溪县 辰溪县 溆浦县
沅州
黔阳县 麻阳县镇溪所附见
直隶◇郴州属县五
永兴县 宜章县 兴宁县 桂阳县 桂东县
直隶◇靖州属县四
会同县 通道县 绥宁县 天柱县
◇施州军民卫大田所及宣抚、安抚、长官诸司俱附见
◇永顺宣慰司南渭等羁縻州及长官司俱附见
◇保靖宣慰司五寨等长官司附见东距浔阳,
浔阳,今九江府,自黄、蕲而下,则九江为都会。
南连岭峤,
五岭之在南境者凡三:一曰骑田岭,五岭从东第二岭也。一名腊岭,亦曰黄岑山,亦曰黄箱山,在郴州南三十六里。岭高二十九里,周回三百八十一里。一曰都庞岭,五岭从东第三岭也。亦名永明岭,在永州府道州永明县北五十里,连亘群山,高险殊绝。又名揭阳岭《一统志》:桂阳州蓝山县南九十里有黄蘖山,本名都庞山,与广东连州分界,此为五岭之一。《水经注》:都庞岭在南平县界。蓝山县,即故南平也。此于五岭东西之次似合。然永明在北,而江华在南,次第似亦无嫌紊误。一曰?渚岭,五岭从东第四岭也。亦名白芒岭,在道州江华县西。《水经注》:萌渚峤,有萌渚之水出焉。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自骑田岭而东,则为大庾岭,接广东南雄府、江西南安府界。自?渚岭而西,则为临源岭,接广西桂林府界,横绝南北,不啻千里,土风迥别,寒燠顿殊。秦王翦降百越,以谪戍五万人守五岭,诚天地间之关隔矣五岭,详见广东北界。
西据三峡,
三峡,起自四川夔州府奉节、巫山二县之东,达于归州、夷陵州之西,连山叠嶂,隐天蔽日,凡六七百里详见西陵下。
北带汉川。
汉水,亘楚地之中,曰北带,指襄阳以北而言也。自汉而北,即河南及陕西之境。
其名山,则有衡山、
衡山,在衡州府衡山县西北三十里,五岳之一也。《舜典》: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周礼·职方》:荆州,镇曰衡山。《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度淮水之衡山。自汉武移南岳之名于霍山,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唐六典》:江南道名山曰衡岳。至德二载,李泌请归隐衡山,从之今烟霞峰旁有烂柯、懒残等岩,即邺侯隐处。《名山记》:上承翼、轸,钤总万物,故名衡山。度应三衡,位直离宫,故曰南岳。其山高四千一十丈《长沙志》作九千余丈,盘绕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又有九穿、三漏。而峰之最大者五,曰祝融、紫盖、云密、石廪、天柱《荆州记》又云:衡山三峰极秀,紫盖、石?、芙蓉也。其芙蓉峰上有飞泉瀑布,下灌田亩。而祝融又为之冠《道书》以为二十四福地,唐卢载所云十二峰中最高者也。峰之巅有风穴,有雷池。自紫盖峰以下,各有岩洞泉壑之胜。而天柱峰形如双柱,屹然耸拔。《九域志》: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为第六柱。五峰而降,其在衡山县境者凡五十五峰祝融、芙蓉、云密、紫盖、石廪、天柱诸峰皆峰之大者。此外,又有碧云、香炉、石?诸峰,共五十有五。今按:七十二峰之名,大都好事者所附会,故不详列,而在衡阳县境者凡七峰,在长沙府湘乡、湘潭、善化县境者凡十峰,共为七十二峰也。徐灵期曰:回雁为南岳之首回雁峰,见衡阳县,岳麓为南岳之足岳麓峰,见善化县。衡山盖跨长沙、衡州二郡之境矣郭璞云:衡山,别名岣嵝。今岣嵝峰,见衡阳县。
九疑、
九疑山,在永州府道州宁远县南六十里。《衡郡志》山在衡州府桂阳州蓝山县西南五十里。盖山接衡、永之界也。太史公曰: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故老相传,舜尝登此。《秦纪》:始皇三十七年,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汉武元封五年,亦望祀焉。郭璞云:其山九溪皆相似。郦道元曰: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间,罗岩九举,各道一溪,岫壑负阻,异狪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元结曰:九疑山方四百里,衡、永、郴、道四州各近一隅,九峰各道一溪,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于洞庭。孔颖达曰:九疑,即苍梧山也胡氏曰:九疑、苍梧,盖两处合而言之。误。《檀兮》云舜葬于苍梧之野,谓此文颖曰:九疑山,盖半在苍梧,半在洞庭。九峰,一曰朱明《志》以为湘水源,二曰石城沲水源,三曰石楼巢水源,四曰娥皇池水源,五曰舜原,亦曰华盖瀑水源,盖九峰之中峰也;六曰女英?水水源。《九域志》:舜陵在女英峰下,九疑之第六峰也,七曰箫韶渀水源,八曰桂林γ水源,九曰杞林亦曰梓林,洄水源。《九疑山志》:朱明峰、箫韶峰各去舜峰西十五里;石城峰、桂林峰各去舜峰北十五里。石楼峰在舜峰东三十里,娥皇峰在舜峰西十六里,女英峰在舜峰西五十里,杞林峰去舜峰西六十里,而舜原峰正当宁远之南,有三峰鼎立,相去各五里,高接云汉,上有飞泉,蹊径险绝,人迹罕至。其下则众山环合,如列屏然。九疑为南服之望,允矣或曰:九疑山即苍梧山。胡氏云:九疑、苍梧,盖两处合而言之。误。大别。
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百步,汉江西岸。江水径其南,汉水从西北来,会于大别之东南。《禹贡》:内方至于大别,又汉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左传》定四年,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小别山,见汉川县。山之左,即是沔口。《诸州图经》隋郎茂撰:汉水东行,触大别之陂,南与江合。是也。三国初,曹魏定荆州,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守沔口。吴军来攻,不克。后吴人得之。嘉禾中,陆逊、诸葛瑾戍守于此。东晋初,荆州贼王贡,败陶侃将朱伺于沔口。皆在大别山下也。山亦名翼际山,又名鲁山《志》曰:山有鲁肃守,因名。司马贞曰:大别山,土人谓之甑山。杜佑曰:鲁山,三国南北之际必争之地也。东晋元兴末,桓玄余党桓振等复据江陵。刘毅进讨,至夏口,振遣其党冯该守东岸,孟仙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垒在汉水北岸,水陆相援。毅自攻鲁山城,刘道规攻偃月垒,何无忌遏中流,二城皆溃,该走石城石城,见安陆府。宋升明初,沈攸之举兵江陵,讨萧道成,分兵出夏口,据鲁山。既而攸之攻郢城,不克郢城,即夏口,亦曰郢州城。帅众过江,至鲁山,军遂大败。齐末,萧衍举兵襄阳,东昏侯使郢州刺史张冲守郢城,又使房僧寄守鲁山,众议欲引兵围郢。衍曰:鲁山与郢城为犄角。若悉众前进,鲁山必阻我沔路,搤我咽喉,粮运不通,自然离散矣。遂分军围郢城,自围鲁山。鲁山寻降,郢城亦下。梁大宝二年,侯景攻巴陵,不克,遁还,留其党丁和等守郢城,支化仁镇鲁山。继而王僧辨出汉口,次第攻拔之,遂引兵东下。陈天嘉初,王琳据江、郢诸州附于齐。齐人守鲁山,为郢城声援。及琳败,郢州归陈。齐人弃城走,陈因置鲁山郡守之。明年,以郡赂周,周人以为重镇。大建十二年,周司马消难以沔南地及鲁山等镇来降,寻复为周所得。光大中,华皎以湘州降周。周遣卫公直等应之,直军鲁山,使别将率步骑围陈郢州。隋末,萧铣置鄂州于鲁山。唐武德四年,其鄂州刺史雷长颍以鲁山来降,于是江表悉定。夫鲁山,江汉之锁钥也。其与郢城形援密迩。齐、梁以来,以重兵屯郢城,又于鲁山置镇,控扼要害。鲁山之险,即郢城之险也。一旦有事,未有偏受其害者。《唐六典》:淮南道名山曰大别。五代梁开平二年,荆南高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楚人朝贡之路。盖大别之下,偏师守之,足以横绝南北也唐胡鲁《过大别山》诗云: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盖山北下有锁穴也。又,元周镗《赋》云:ム大别之为山,镇南北之要冲,杜荆、鄂之形胜,俯江汉之朝宗。时以为实录。其大川,则有江水、江水,自四川巫山县流入界,经巴东县及归州之北,又东至夷陵州南、宜都县北,而历枝江县、松滋县之北,又历荆州府城南,至公安县、石首县之北,又经监利县南及华容县东北,而至岳州府之北,又经临湘县北,而东北流,过嘉鱼县西,又北至汉阳府城东、武昌府城西,而会于汉水,复北折而东,历武昌府北、黄陂县南,又东历黄州府南、武昌县北,又经蕲水县及蕲州城南、兴国州之北,又东南历广济县、黄梅县之南,而东入江南直宿松县界。江之南岸,即江西德化县界矣。自西而东,回环境内者,约千八百里。自昔南北相争,沿江上下,所在皆险,盖不特楚地之噤要,又为吴会之上游也。今详见《川渎异同》。
汉水、
汉水,自陕西白河县流入界,经郧阳府城南,又历均州及光化县之北、?城县之东,又东至襄阳府城北,折而东南,经宜城县之东,又南经安陆府城西,荆门州之东,复东南出,经潜江县北及景陵县南,又东历沔阳州北及汉川县南,至汉阳府城东北大别山下,会于大江。《禹贡》荆州,江、汉朝宗于海。《诗》: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左传》:楚,汉水以为池。又曰:江、汉、睢、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昭王曰: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夫楚之初,汉非楚境也。故屈完对齐桓云: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自楚武伐随,军于汉、淮之间,自是汉上之地,渐规取之矣。吴之伐楚也,与楚夹汉,而楚之祸亟焉。林氏曰:楚之失,始于亡州来、符离;其再失也,由于亡汉。晋蔡谟谓沔水之险,不及大江,不知荆楚之有汉,犹江左之有淮,唇齿之势也。汉亡,江亦未可保矣。孙氏曰:国于东南者,保江淮,不可不知保汉;以东南而问中原者,用江淮,不可不知用汉,地势得也《水利考》曰:汉之患多在襄、承,江之患多在荆州,九江之患,多在常、岳。盖上流既盛,下流未合,故横溢不免。洞庭合江,江合汉而滔滔顺流矣。夫禹之治水也,疏瀹决排而已。盖盛则利于疏,浅则利于瀹,壅则利于决,急则利于排,必至之理也。《周礼·稻人职》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所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说者谓虽主治田,而亦治水之法也。后世阡陌既变,水流益乱,惟恃堤防以捍冲流,苟免?溺,复因而为之利。纡回壅障,以便田作。大水时至,则尽委于壑矣。盖但知蓄止,而不知均写之宜也。诚因其故堤,增高备薄,使经流不至越轶,复视其涨塞之至急者,疏为支渠,使有所游荡,如贾让治河,所谓多穿漕渠以分杀水怒,则江汉未必终于不治也夫。详见川渎异同。
湘水、
湘水,出广西与安县南九十里之海阳山。其初出处曰灵渠,流五里,分为二派《志》云:有分水岭。流而南者,曰漓水;流而北者,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湘,相也,言有所合也。湘水东北流,经全州城南,有灌水合焉。又东北流入境,经永州府东安县南,至府城西南去府城十里,引而北,有潇水会焉。又经祁阳县东,而入衡州府常宁县西北境,又经府城南,引而东北,有?水会焉。又经衡山县东而北流,入长沙府湘潭县境,过县西,至府城西,环城而下,过湘阴县西,又北而达青草湖,注于洞庭湖。《地理志》:湘水过郡二零陵、长沙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水经注》:湘水出阳海山即海阳山,北至巴丘山入江。吴、蜀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蜀。湘水实贯于数郡间矣时又置关水上,以通商旅,谓之湘关。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得于禁降军,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羽。自其合潇水而言之,则曰潇湘;自其合?水而言之,则曰?湘;自其下洞庭会沅水而言之,则曰沅湘:实同一湘水也。
沅水、
沅水,出四川遵义府境。班固曰:沅水出?柯郡故且兰县东北。是也近《志》曰:沅水出贵州镇远府境。今考沅水本无正源,盖群川会流,至辰州府沅州界而益大,因有沅江之名。沅水过沅州城南,又径黔阳县城南,又东接靖州会同县西界,东北流,经辰溪县北、卢溪县南,又过辰州府城南,东北至常德府桃源县南,又东径常德府城南、龙阳县北,至沅江县之西南而注于洞庭湖其地名红沾口。《地理志》:沅水东北至益阳入江今沅江县,本长沙益阳地也,过郡二谓??、武陵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楚辞》:济沅、湘以南征。《淮南子》:楚地南卷沅、湘。太史公浮沅、湘。盖楚地南境之水莫大于沅、湘。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反,遣刘尚将兵溯沅水入武溪击之,败没武溪,见卢溪县。今辰州以西五?诸水,皆附沅水而达于洞庭。盖水流深险,溪蛮依以为阻也。近《志》:湖北之水常德、辰、靖曰湖北,以沅水为宗云。
资水九江、澧水附见、
资水,出靖州绥宁县东南百里之唐纠山。班固曰:资水出都梁之路山。郦道元云:即唐纠山矣山本在武冈州西南,旧属武冈界。武冈,汉都梁县也。资水东北流,经宝庆府武冈州北,又经府城北,邵水会焉,或谓之邵江。北流至新化县东,而入长沙府安化县境,径县西,又东北出益阳县南、宁乡县北,而入常德府沅江县西南境,注于洞庭湖。《地理志》:资水过郡二谓零陵、长沙也,行千八百里。今其水纡曲,行多滩险。按《禹贡》言:九江孔殷。许慎曰:九江,沅、渐、潕、辰、溆、酉、澧、资、湘也。今考渐水在常德府武陵县合于沅江,潕水在沅州城西亦入沅江《汉志》注: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行八百里,一作
◇武昌府属州一 县九
江夏县附郭 武昌县 嘉鱼县 蒲圻县 咸宁县崇阳县 通城县兴国州
大冶县 通山县
◇汉阳府属县二
汉阳县附郭 汉川县
◇黄州府属州一 县八
黄冈县附郭 麻城县 黄陂县 黄安县 蕲水县罗田县
蕲州
广济县 黄梅县◇承天府属州二 县五 今曰安陆府
钟祥县附郭 京山县 潜江县
荆门州
当阳县沔阳州
景陵县
◇德安府属州一 县五
安陆县附郭 云梦县 应城县 孝感县随州应山县
◇岳州府属州一 县七
巴陵县附郭 临湘县 华容县 平江县
澧州安乡县 石门县 慈利县永定九溪诸卫所附见
◇荆州府属州二 县十一
江陵县附郭 公安县 石首县 监利县 松滋县枝江县
夷陵州
长阳县 宜都县 远安县
归州
兴山县 巴东县
◇襄阳府属州一 县六襄阳县附郭 宜城县 南漳县 枣阳县 ?城县光化县均州
◇郧阳府属县七
郧县附郭 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上津县今省郧西县保康县
◇长沙府属州一 县十一长沙县附郭 善化县附郭 湘阴县 湘潭县 浏阳县醴陵县 宁乡县 益阳县 湘乡县 攸县 安化县
茶陵州◇常德府属县四
武陵县附郭 桃源县 龙阳县 沅江县◇衡州府属州一 县八
衡阳县附郭 衡山县 耒阳县 常宁县 安仁县酃县
桂阳州临武县 蓝山县今又设嘉禾县◇永州府属州一 县六
零陵县附郭 祁阳县 东安县
道州
宁远县 江华县 永明县
◇宝庆府属州一 县四
邵阳县附郭 新化县 城步县
武冈州
新宁县
◇辰州府属州一 县六
沅陵县附郭 卢溪县 辰溪县 溆浦县
沅州
黔阳县 麻阳县镇溪所附见
直隶◇郴州属县五
永兴县 宜章县 兴宁县 桂阳县 桂东县
直隶◇靖州属县四
会同县 通道县 绥宁县 天柱县
◇施州军民卫大田所及宣抚、安抚、长官诸司俱附见
◇永顺宣慰司南渭等羁縻州及长官司俱附见
◇保靖宣慰司五寨等长官司附见东距浔阳,
浔阳,今九江府,自黄、蕲而下,则九江为都会。
南连岭峤,
五岭之在南境者凡三:一曰骑田岭,五岭从东第二岭也。一名腊岭,亦曰黄岑山,亦曰黄箱山,在郴州南三十六里。岭高二十九里,周回三百八十一里。一曰都庞岭,五岭从东第三岭也。亦名永明岭,在永州府道州永明县北五十里,连亘群山,高险殊绝。又名揭阳岭《一统志》:桂阳州蓝山县南九十里有黄蘖山,本名都庞山,与广东连州分界,此为五岭之一。《水经注》:都庞岭在南平县界。蓝山县,即故南平也。此于五岭东西之次似合。然永明在北,而江华在南,次第似亦无嫌紊误。一曰?渚岭,五岭从东第四岭也。亦名白芒岭,在道州江华县西。《水经注》:萌渚峤,有萌渚之水出焉。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自骑田岭而东,则为大庾岭,接广东南雄府、江西南安府界。自?渚岭而西,则为临源岭,接广西桂林府界,横绝南北,不啻千里,土风迥别,寒燠顿殊。秦王翦降百越,以谪戍五万人守五岭,诚天地间之关隔矣五岭,详见广东北界。
西据三峡,
三峡,起自四川夔州府奉节、巫山二县之东,达于归州、夷陵州之西,连山叠嶂,隐天蔽日,凡六七百里详见西陵下。
北带汉川。
汉水,亘楚地之中,曰北带,指襄阳以北而言也。自汉而北,即河南及陕西之境。
其名山,则有衡山、
衡山,在衡州府衡山县西北三十里,五岳之一也。《舜典》: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周礼·职方》:荆州,镇曰衡山。《史记》:秦始皇二十八年,度淮水之衡山。自汉武移南岳之名于霍山,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唐六典》:江南道名山曰衡岳。至德二载,李泌请归隐衡山,从之今烟霞峰旁有烂柯、懒残等岩,即邺侯隐处。《名山记》:上承翼、轸,钤总万物,故名衡山。度应三衡,位直离宫,故曰南岳。其山高四千一十丈《长沙志》作九千余丈,盘绕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十洞、十五岩、三十八泉、二十五溪、九池、九潭、九井又有九穿、三漏。而峰之最大者五,曰祝融、紫盖、云密、石廪、天柱《荆州记》又云:衡山三峰极秀,紫盖、石?、芙蓉也。其芙蓉峰上有飞泉瀑布,下灌田亩。而祝融又为之冠《道书》以为二十四福地,唐卢载所云十二峰中最高者也。峰之巅有风穴,有雷池。自紫盖峰以下,各有岩洞泉壑之胜。而天柱峰形如双柱,屹然耸拔。《九域志》: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为第六柱。五峰而降,其在衡山县境者凡五十五峰祝融、芙蓉、云密、紫盖、石廪、天柱诸峰皆峰之大者。此外,又有碧云、香炉、石?诸峰,共五十有五。今按:七十二峰之名,大都好事者所附会,故不详列,而在衡阳县境者凡七峰,在长沙府湘乡、湘潭、善化县境者凡十峰,共为七十二峰也。徐灵期曰:回雁为南岳之首回雁峰,见衡阳县,岳麓为南岳之足岳麓峰,见善化县。衡山盖跨长沙、衡州二郡之境矣郭璞云:衡山,别名岣嵝。今岣嵝峰,见衡阳县。
九疑、
九疑山,在永州府道州宁远县南六十里。《衡郡志》山在衡州府桂阳州蓝山县西南五十里。盖山接衡、永之界也。太史公曰: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故老相传,舜尝登此。《秦纪》:始皇三十七年,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汉武元封五年,亦望祀焉。郭璞云:其山九溪皆相似。郦道元曰:九疑山盘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间,罗岩九举,各道一溪,岫壑负阻,异狪势,游者疑焉,故曰九疑。元结曰:九疑山方四百里,衡、永、郴、道四州各近一隅,九峰各道一溪,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于洞庭。孔颖达曰:九疑,即苍梧山也胡氏曰:九疑、苍梧,盖两处合而言之。误。《檀兮》云舜葬于苍梧之野,谓此文颖曰:九疑山,盖半在苍梧,半在洞庭。九峰,一曰朱明《志》以为湘水源,二曰石城沲水源,三曰石楼巢水源,四曰娥皇池水源,五曰舜原,亦曰华盖瀑水源,盖九峰之中峰也;六曰女英?水水源。《九域志》:舜陵在女英峰下,九疑之第六峰也,七曰箫韶渀水源,八曰桂林γ水源,九曰杞林亦曰梓林,洄水源。《九疑山志》:朱明峰、箫韶峰各去舜峰西十五里;石城峰、桂林峰各去舜峰北十五里。石楼峰在舜峰东三十里,娥皇峰在舜峰西十六里,女英峰在舜峰西五十里,杞林峰去舜峰西六十里,而舜原峰正当宁远之南,有三峰鼎立,相去各五里,高接云汉,上有飞泉,蹊径险绝,人迹罕至。其下则众山环合,如列屏然。九疑为南服之望,允矣或曰:九疑山即苍梧山。胡氏云:九疑、苍梧,盖两处合而言之。误。大别。
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百步,汉江西岸。江水径其南,汉水从西北来,会于大别之东南。《禹贡》:内方至于大别,又汉水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左传》定四年,吴师伐郢,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小别山,见汉川县。山之左,即是沔口。《诸州图经》隋郎茂撰:汉水东行,触大别之陂,南与江合。是也。三国初,曹魏定荆州,以文聘为江夏太守,守沔口。吴军来攻,不克。后吴人得之。嘉禾中,陆逊、诸葛瑾戍守于此。东晋初,荆州贼王贡,败陶侃将朱伺于沔口。皆在大别山下也。山亦名翼际山,又名鲁山《志》曰:山有鲁肃守,因名。司马贞曰:大别山,土人谓之甑山。杜佑曰:鲁山,三国南北之际必争之地也。东晋元兴末,桓玄余党桓振等复据江陵。刘毅进讨,至夏口,振遣其党冯该守东岸,孟仙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垒在汉水北岸,水陆相援。毅自攻鲁山城,刘道规攻偃月垒,何无忌遏中流,二城皆溃,该走石城石城,见安陆府。宋升明初,沈攸之举兵江陵,讨萧道成,分兵出夏口,据鲁山。既而攸之攻郢城,不克郢城,即夏口,亦曰郢州城。帅众过江,至鲁山,军遂大败。齐末,萧衍举兵襄阳,东昏侯使郢州刺史张冲守郢城,又使房僧寄守鲁山,众议欲引兵围郢。衍曰:鲁山与郢城为犄角。若悉众前进,鲁山必阻我沔路,搤我咽喉,粮运不通,自然离散矣。遂分军围郢城,自围鲁山。鲁山寻降,郢城亦下。梁大宝二年,侯景攻巴陵,不克,遁还,留其党丁和等守郢城,支化仁镇鲁山。继而王僧辨出汉口,次第攻拔之,遂引兵东下。陈天嘉初,王琳据江、郢诸州附于齐。齐人守鲁山,为郢城声援。及琳败,郢州归陈。齐人弃城走,陈因置鲁山郡守之。明年,以郡赂周,周人以为重镇。大建十二年,周司马消难以沔南地及鲁山等镇来降,寻复为周所得。光大中,华皎以湘州降周。周遣卫公直等应之,直军鲁山,使别将率步骑围陈郢州。隋末,萧铣置鄂州于鲁山。唐武德四年,其鄂州刺史雷长颍以鲁山来降,于是江表悉定。夫鲁山,江汉之锁钥也。其与郢城形援密迩。齐、梁以来,以重兵屯郢城,又于鲁山置镇,控扼要害。鲁山之险,即郢城之险也。一旦有事,未有偏受其害者。《唐六典》:淮南道名山曰大别。五代梁开平二年,荆南高季昌遣兵屯汉口,绝楚人朝贡之路。盖大别之下,偏师守之,足以横绝南北也唐胡鲁《过大别山》诗云: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盖山北下有锁穴也。又,元周镗《赋》云:ム大别之为山,镇南北之要冲,杜荆、鄂之形胜,俯江汉之朝宗。时以为实录。其大川,则有江水、江水,自四川巫山县流入界,经巴东县及归州之北,又东至夷陵州南、宜都县北,而历枝江县、松滋县之北,又历荆州府城南,至公安县、石首县之北,又经监利县南及华容县东北,而至岳州府之北,又经临湘县北,而东北流,过嘉鱼县西,又北至汉阳府城东、武昌府城西,而会于汉水,复北折而东,历武昌府北、黄陂县南,又东历黄州府南、武昌县北,又经蕲水县及蕲州城南、兴国州之北,又东南历广济县、黄梅县之南,而东入江南直宿松县界。江之南岸,即江西德化县界矣。自西而东,回环境内者,约千八百里。自昔南北相争,沿江上下,所在皆险,盖不特楚地之噤要,又为吴会之上游也。今详见《川渎异同》。
汉水、
汉水,自陕西白河县流入界,经郧阳府城南,又历均州及光化县之北、?城县之东,又东至襄阳府城北,折而东南,经宜城县之东,又南经安陆府城西,荆门州之东,复东南出,经潜江县北及景陵县南,又东历沔阳州北及汉川县南,至汉阳府城东北大别山下,会于大江。《禹贡》荆州,江、汉朝宗于海。《诗》: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左传》:楚,汉水以为池。又曰:江、汉、睢、漳,楚之望也。《史记·楚世家》:昭王曰: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夫楚之初,汉非楚境也。故屈完对齐桓云: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自楚武伐随,军于汉、淮之间,自是汉上之地,渐规取之矣。吴之伐楚也,与楚夹汉,而楚之祸亟焉。林氏曰:楚之失,始于亡州来、符离;其再失也,由于亡汉。晋蔡谟谓沔水之险,不及大江,不知荆楚之有汉,犹江左之有淮,唇齿之势也。汉亡,江亦未可保矣。孙氏曰:国于东南者,保江淮,不可不知保汉;以东南而问中原者,用江淮,不可不知用汉,地势得也《水利考》曰:汉之患多在襄、承,江之患多在荆州,九江之患,多在常、岳。盖上流既盛,下流未合,故横溢不免。洞庭合江,江合汉而滔滔顺流矣。夫禹之治水也,疏瀹决排而已。盖盛则利于疏,浅则利于瀹,壅则利于决,急则利于排,必至之理也。《周礼·稻人职》曰:稻人掌稼下地,以所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说者谓虽主治田,而亦治水之法也。后世阡陌既变,水流益乱,惟恃堤防以捍冲流,苟免?溺,复因而为之利。纡回壅障,以便田作。大水时至,则尽委于壑矣。盖但知蓄止,而不知均写之宜也。诚因其故堤,增高备薄,使经流不至越轶,复视其涨塞之至急者,疏为支渠,使有所游荡,如贾让治河,所谓多穿漕渠以分杀水怒,则江汉未必终于不治也夫。详见川渎异同。
湘水、
湘水,出广西与安县南九十里之海阳山。其初出处曰灵渠,流五里,分为二派《志》云:有分水岭。流而南者,曰漓水;流而北者,曰湘水。漓,离也,言违湘而南。湘,相也,言有所合也。湘水东北流,经全州城南,有灌水合焉。又东北流入境,经永州府东安县南,至府城西南去府城十里,引而北,有潇水会焉。又经祁阳县东,而入衡州府常宁县西北境,又经府城南,引而东北,有?水会焉。又经衡山县东而北流,入长沙府湘潭县境,过县西,至府城西,环城而下,过湘阴县西,又北而达青草湖,注于洞庭湖。《地理志》:湘水过郡二零陵、长沙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水经注》:湘水出阳海山即海阳山,北至巴丘山入江。吴、蜀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蜀。湘水实贯于数郡间矣时又置关水上,以通商旅,谓之湘关。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得于禁降军,粮食乏绝,擅取权湘关米。权闻之,遂发兵袭羽。自其合潇水而言之,则曰潇湘;自其合?水而言之,则曰?湘;自其下洞庭会沅水而言之,则曰沅湘:实同一湘水也。
沅水、
沅水,出四川遵义府境。班固曰:沅水出?柯郡故且兰县东北。是也近《志》曰:沅水出贵州镇远府境。今考沅水本无正源,盖群川会流,至辰州府沅州界而益大,因有沅江之名。沅水过沅州城南,又径黔阳县城南,又东接靖州会同县西界,东北流,经辰溪县北、卢溪县南,又过辰州府城南,东北至常德府桃源县南,又东径常德府城南、龙阳县北,至沅江县之西南而注于洞庭湖其地名红沾口。《地理志》:沅水东北至益阳入江今沅江县,本长沙益阳地也,过郡二谓??、武陵也,行二千五百三十里。《楚辞》:济沅、湘以南征。《淮南子》:楚地南卷沅、湘。太史公浮沅、湘。盖楚地南境之水莫大于沅、湘。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反,遣刘尚将兵溯沅水入武溪击之,败没武溪,见卢溪县。今辰州以西五?诸水,皆附沅水而达于洞庭。盖水流深险,溪蛮依以为阻也。近《志》:湖北之水常德、辰、靖曰湖北,以沅水为宗云。
资水九江、澧水附见、
资水,出靖州绥宁县东南百里之唐纠山。班固曰:资水出都梁之路山。郦道元云:即唐纠山矣山本在武冈州西南,旧属武冈界。武冈,汉都梁县也。资水东北流,经宝庆府武冈州北,又经府城北,邵水会焉,或谓之邵江。北流至新化县东,而入长沙府安化县境,径县西,又东北出益阳县南、宁乡县北,而入常德府沅江县西南境,注于洞庭湖。《地理志》:资水过郡二谓零陵、长沙也,行千八百里。今其水纡曲,行多滩险。按《禹贡》言:九江孔殷。许慎曰:九江,沅、渐、潕、辰、溆、酉、澧、资、湘也。今考渐水在常德府武陵县合于沅江,潕水在沅州城西亦入沅江《汉志》注: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行八百里,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