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文论。南朝梁刘勰(465?-520?)撰。十卷。勰字彦和,东莞茗县(令属山东)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生平历宋、齐、梁三朝,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附沙门僧佑十余年,遂博通佛学经论,整编定林寺经藏。天监初,始历奉朝请,临川王记室、参军,并兼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深得昭明太子萧统器重,晚年出家,更名慧地,不久卒。是书成于齐末,时年三十余岁。其《序志篇》说明写作动机,鉴于当时文章“言贵浮诡”,“将遂讹滥”,“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全书五十篇,计三万七千七百四十六字,可分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大部分。前五卷论文体流变,以《原道》、《徵圣》、《宗经》、《正緯》四篇为总论;以下按有韵之文(从《辨骚》到《谐隐》)和无韵之笔(从《史传》到《书记》)分类评述;后五卷论文章作法、作家修养和文学批评等问题,其中《时序》论作家与时代关系,《知音》阐述文学批评之任务。全书体大思精,取材浩博,征引书文计一千四百六十六处,论及作品计一千零三十五篇(部),作家九百十八人,涉及八十六个帝王,十七个朝代,论及文章体裁达九十类,直接论及齐梁文风弊端有十八处,论文学社会功用的有六十六处。纵观全书,首尾一贯,互相照应,不仅在当时是“发前人所未发”,建立了我国古代文学评论的充实基础。许多精辟见解,就是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鲁迅在《论诗题记》中说:“篇章既富,评骘自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色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但刘氏过分推崇儒家经典,轻视民歌、小说,对大诗人陶潜只字不捉,则是明显缺憾。是书流传版本繁多,清人黄叔琳注、纪昀评《四部丛刊》本通行,今有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重印本。今人范文澜《文心雕龙校注》本最详较佳。一九五一年中华书局出版(上下册)。今人周振甫选译三十五篇,分上编十篇,下编二十五篇,亦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