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子
图42 金铃子
学名:二条蛣蛉或双带拟蛉蟋Paratrigonidium bifasciatum Shiraki 1911。
别名:上海俗称唧铃子。
金铃子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蛣蛉科Trigonidiidae拟蛣蛉属Paratrigonidium Brunner 1893。
(一)形态描述
体小,约7~8毫米,长翅宽,淡茶褐色,或淡黄色、略肉红色。有黄绿色复眼一对,触须细长头大,头比前胸宽。复眼圆而凸出,两复眼间有一黑褐横带。颜面沿额突两侧各有一外弯弧形褐纹,复眼下缘至上颚基部有一褐纵纹。前胸背板盘区有褐斑,生有灰白色毛并间有褐色刚毛。前胫节外侧有一卵圆形听器,前、中、后足腿节近端部各有一褐色环斑,后腿节外侧下方有一与腿节等长褐纵纹,上方有一短褐纹,自腿节基部止于腿节内侧,长约为腿节2/3。
前翅光滑无毛,雄为膜质,具发达发音镜,善鸣;雌角质,具平行纵脉。雌雄后翅均退化。
雄:前翅宽阔,长达腹端,有金属闪光。翅基部、外侧、刮脉处及端部各有一褐斑。发音镜近斜方形,内有一环形纹,侧区黑褐色。前翅色变化较大,从淡黄褐色到暗褐色,尤其翅中后部色深,闪金属光泽。
雌:前翅达腹端,角质、脉直而平行,纵脉间有褐色斑点。
成虫体长7~8毫米,前胸背板长×宽1.2~1.3毫米×1.6~1.7毫米,前翅长6毫米,后腿节长6毫米,产卵管长2.2毫米,向上弯。
金铃子因生长环境、品种不同,体色有淡黄褐、深褐或红褐、肉褐色之分。腹背黑,腹面略呈青灰色、灰绿色,后肢长健,色略淡,有褐斑。雄比雌略小,雄前翅发达宽长,达尾端,呈长方形。右翅较厚,具金属光泽,翅脉足;左翅薄而透明,亦有翅脉盖于右翅下。总之,翅色较深,明显深于头、项色。雌虫翅短且角质色。
(二)生活习性
金铃子主要生长在南方的毛竹、茶树、海桐、冬青、荆树等植物枝叶下,爬行、跳跃在芦苇灌木丛中,也常见到栖于庭院花草灌木间。年生一代,以卵越冬。白昼活动,鸣声“丁-零-零——”洪亮悦耳,常为人们饲养,欣赏其鸣声。金铃子在南方上海、江浙、南京等地是有名的鸣虫,它鸣叫主要在白天,不管晴天或阴天都爱叫,雨天不叫,白天比晚间叫得欢。白天长鸣一天能达4-5小时,一次长叫在100秒左右连续不断,短叫一次在20秒左右。叫时姿势多停立不动,后肢一略屈一略伸,一叫即能达几小时。金铃子由于善鸣,与黄铃、墨铃并称三大鸣铃,而且居三大鸣铃之首。
(三)产地分布
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四川、广东、海南、台湾;日本、朝鲜等。
(四)选择与饲养
1.选择金铃子首先择个大8毫米以上足壮者,身长、体宽阔、后足紧靠身体、须长而全者为佳品。细须(俗称丝须)比较雅致,粗须(俗称柱须)较为粗俗。不论粗须或细须,均以长须为佳,若须长达40毫米,顶端渐细呈尖形者,则为上品。
选金铃子的颜色:头、胸及肢,黄白色占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者为上品,黄绿色占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者次之。腹部灰绿者为幼虫,大都在立秋前蜕化,寿长。腹部近黑色者为老虫,在秋后蜕化,寿短。眼绝大多数为黄绿色,称翠眼;有少数为绿色,称碧眼;而最罕见的为一翠一碧,称鸳鸯眼或金银眼。
选金铃子的叫声:黄色的金铃子善叫,一般一天约叫4-5小时,音如“铃……”鸣叫一般有短鸣和长鸣,短鸣往往在20秒左右、长鸣通常在100秒左右。金铃子鸣叫时,有正身鸣叫和侧身鸣叫两种姿势,侧身鸣叫的是老弱者。能在玻璃瓶壁上自由爬行者为优。
选金铃子的产地:江苏苏南和上海郊区浦东一带所产的金铃子体壮身健,浙江和安徽所产的金铃子次之。产于江苏的苏州金铃子鸣声较常熟金铃子高些,故稍优于常熟金铃子。四川峨眉山万年寺金铃子也不错。
养金铃子想养长寿者须选立秋前蜕出的叫虫,因气候条件适宜,寿命较长,如饲养得当,可活过春节。寒露前后蜕出的叫虫,因当时金风干凉,体弱寿短,即使精心饲养,也几乎无一可以越冬。
2.金铃子的饲养:饲养金铃子可用牛角、竹、有机玻璃制的虫盒。饲料,常用的有米粥、南瓜、苹果、梨、荸荠、菱肉,为使金铃子生长良好,勿缺水。可选择上述几种饲料调配喂用,不要长期喂用一种饲料。在后秋虫老时,可适当偶尔喂点流体荤食,增加营养。天冷时注意保温,放在身上衣袋内,或温暖的屋内。把2~3个雄虫及一个雌虫共放在一个虫盒内,这样即刺激了雄虫鸣叫,且养虫密度适宜虫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