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鸣虫图鉴

花镜

图32 双斑大蟋

双斑蟋Gryllus bimaculatus De Geer。

又称双斑大蟋,南方上海一带又俗称花镜或花镜油葫芦。在昆虫学分类系统中双斑蟋是属于直翅目蟋蟀总科蟋蟀亚科中的蟋蟀属Gryllus Linne。是蟋蟀科的典型代表,具科的一般特征,但不属于油葫芦属。而广大蟋蟀爱好者从观赏、养殖、鸣斗的角度,经多年的观察与品味,认为从双斑蟋成虫与若(幼)虫的颜色来看均属黑虫,此虫体形大小、行为习性更接近油葫芦属。故常把它看成油葫芦的一种,通称花镜油葫芦或双斑油葫芦。

双斑蟋与个头大的银川油葫芦比较,外形颜色(黑)与个头都很接近,尤其是背腹通体黑色,紫红色牙,鸣声高尖等特征都很接近,但如细看其不同点是:双斑蟋前翅膀根部有两块明显的黄斑,头部与脸部全部墨黑,无一点眼边八字形白线,双须特别粗,六足比例偏小。没有银川油葫芦前翅尾端柳窄细尖,多能见到双斑蟋前翅膀比例略大者。

双斑蟋与北京油葫芦比较差异更大。

双斑蟋从整体颜色不同上,又可分为三种:

1.除前翅膀根有明显黄斑两块外,头项翅背腹腿通体墨黑,称全黑双斑蟋。为普通常见种。

2.黑头黑项,明显的金黄前翅或古铜色前翅及黄色前翅根部的双斑,六条橘红棕色腿。称为金(黄)背双斑蟋。为普遍常见种。

3.黑头、紫红项,金黄前翅及双斑,六足橘黄红色或棕色,称三原(或三色)双斑蟋。为数极少,属个别少见种。

双斑蟋一般鸣声高而尖细。近年在双斑蟋中也发现有极个别的大膀、长衣与翅子,鸣声较宽厚洪亮。是双斑蟋中的罕见极品。

双斑蟋天生斗性较强,两雄相遇则张牙咬斗,不像北京油葫芦只能侧头歪啃。双斑蟋牙可向前直张咬斗,牙多为紫红色,张牙时在大牙(大颚)牙尖前还能伸出黑色细长的小牙(小颚),有些像斗蟋中的重牙,这是一般蟋蟀科所没有的特点。两雄虫咬斗时亦很凶狠,也可双方咬住抱团,故常为世人所养斗(在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中就出现过双斑蟋在野外咬斗的镜头,颇为精彩壮观)。

由于双斑蟋的能鸣善斗,亦深受蟋蟀爱好者的青睐,现亦被列入冬季鸣虫,可以进行冬季人工繁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

(一)形态描述

形态:大型,全体黑色,光秃,头胸有光泽,前翅基部有两个黄斑。头小,3个单眼大略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单眼半月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缘均向后凸呈缓弧形,侧片前下角呈直角。前翅深赤褐色,长达腹端,发音镜近似菱形,长稍大于宽,但四角圆,镜内有一弯横脉;斜脉4,第1索脉以1~3个小脉与对角脉相连。后翅发达,长逾腹端,露出如长尾。后腿节与后胫节等长,前者下侧或下侧基部赤褐色。尾须黑褐色,约与后胫节等长。产卵管比后腿节略长,末端矛尖状,背瓣与腹瓣各分为二尖叉。

体长23~27毫米,前胸背板长5毫米,前翅长15~18毫米,头端至翅端长31~39毫米,后腿节12~15毫米,产卵管15~17毫米。

(二)生活习性

在南方地区,它生活在草丛间,8-9月发生,有趋光性,雌虫能飞扑灯光,雄虫善斗。人们常饲养作斗蟋之嬉。

主要为害甘蔗、菠萝、甘薯、瓜类、水稻、亚麻、茶树等。密度大时,造成损失。

(三)产地分布

云南江西福建(厦门)、广东海南岛、广西(南宁及平南)、台湾、西藏(樟木);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来西亚、斯里兰卡、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土耳其、南欧、非洲等。

(四)选择与饲养

双斑蟋与一般蟋蟀的养法相似。主要是养罐要大,罐内要宽敞。双斑蟋为杂食昆虫,饲喂米面瓜菜均可,双斑蟋因主要分布南方,故喂南方农作物更爱吃,如甘蔗。为了咬斗鸣叫可以放入三尾雌双斑蟋,但时间不宜过长。咬斗双斑蟋的习惯多兴盛于南方产地,北方因天然不产双斑蟋,斗双斑蟋之风尚未形成。在冬季鸣虫中人工繁殖双斑蟋,近几年已面市,但北方人对双斑蟋的爱好还是刚刚开始,喜爱的程度还远不如北京油葫芦。

上一篇:花生大蟋 下一篇:竹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