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学辞典

脑梗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儿科学辞典》第538页(359字)

因缺血、缺氧和严重低血糖等因素引起的部分脑组织坏死,并造成持续性病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以缺血性脑梗死最常见,新鲜脑梗死区肿胀、变软,呈苍白色。如梗死区内含有斑块状出血者称出血性梗死,多因动脉栓塞、静脉阻塞及使用抗凝剂治疗脑梗死等所致。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为梗死区神经功能丧失所致的神经局灶症状,如梗死范围大,伴发严重脑水肿者,则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脑脊液压力可正常或增高,脑脊液成分一般正常。

如为出血性梗死,则脑脊液内含较多红细胞。颅脑CT一般在梗死24小时后在梗死区可显示低密度区,出血性梗死则在低密度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灶。

按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治疗。对出血性脑梗死则禁用抗凝剂、溶栓剂和去纤剂;伴有脑水肿和颅压增高征象者宜加用脱水利尿剂。

此外,应加强病因治疗。

上一篇:脑干型麻痹 下一篇:脑脊膜膨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