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的可靠性
书籍:犯罪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犯罪学辞典》第361页(306字)
证人证言对案件事实陈述的真实程度。
陈述的真实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证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陈述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证人对感知对象的特点、受暗示性以及证人对作证的态度等。后一方面在证言的可靠性上相对起着更重要作用。因此,证人的陈述很可能受暗示的影响,使证言失去可靠性。
暗示有自由交谈的暗示、讨论的暗示、旁听的暗示、流言的暗示等。
所谓证人对作证的态度,是指证人对其所知道或了解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事实、情况、情节等所作陈述的认识、看法和表现。如果证人对作证不抱诚实态度,故意与所记忆的事实作不符的陈述,则他的证言就不可靠。
不可靠的证言有假证、伪证、错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