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萧洛霍夫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369页(779字)

【介绍】: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萧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着名作家。

生于顿河维申斯卡亚镇职员家庭。国内战争时期当过办事员、武装征粮队员等。1923年参加莫斯科共青团作家和人小组“青年近卫军”,开始创作。1924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同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拉普”),成为职业作家。

1926年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和《淡蓝的草原》问世。作品集以顿河地区的国内战争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为素材,揭示了当时哥萨克内部尖锐和带悲剧性的阶级冲突。

但艺术上尚显稚嫩。1926年开始创作长篇史诗性巨着《静静的顿河》,1940年完成,作品获得了广泛的声誉,萧洛霍夫一跃而进入伟大作家行列。30年代,他积极投身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同年发表另一部着名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小说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它与1955至1960年间完成的第二部,被认为是当时反映农业集体化最成功的作品,并获1960年度列宁奖金。卫国战争时期,他是前线军事记者,曾写了许多通讯和特写。

1943年出版了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部分章节(全书没最后完成)。战后,重新审视战争与普通人的命运问题。

1956和1957年之交,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拟定了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萧洛霍夫的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气势雄浑的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有机交融,景物展示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形象生动鲜明,心理刻画细腻;结构谨严,语言优美,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风采。

作家自1934年起,相继为苏联作家协会理事、苏联科学院院士、苏共中央委员、最高苏维埃代表。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作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读者。

上一篇:小品文 下一篇:小说月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