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王士祯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334页(1119字)

【生卒】:1641—1711

【介绍】:

中国清朝初年着名文学家。

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县西)人。出身于世代仕宦之家。自幼受良好家教,年十一应童子试,取为县、府、道第一。顺治年间进士,选为扬州推官,在任五年,兴利除弊,平反冤狱,交接人,多行善政。康熙三年(1664)升礼部主事,旋迁礼部员外郎,继历任户部郎中、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读充明史纂修官、国子监祭酒、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入值南书房等职,累官至刑部尚书

康熙四十三年(1704)因事罢官,归乡着述,不问外事,以病卒于乡。王氏官高位显,而个性和易宽简,善于结交,奖励后进,一时诗人文士多出其门下。

蒲松龄等交往,虽势位悬殊而情意甚笃。与长兄西樵、三兄东亭俱以诗名,有“三王”之称。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主盟诗坛达五十年之久。其诗初受六朝香奁体影响,继之其诗风有变,“文繁理富,衔华佩实。感时之作,恻怆于杜陵;缘情之什,缠绵于义山”(钱谦益语)。中年以后,受唐司空图“自然”、“含蓄”和宋严羽“妙悟”、“兴趣”之说的启发,创为“神韵说”,把“羚挂角,无迹可求”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为诗的最高境界,将冲谈、自然、清奇的诗句列为上品,强调作诗应重在神情韵致,要讲究含蓄,要用烘托笔法,通过形象表现,不须作者直接评论诠释,而让读者自然领会诗情。强调“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避免实指,不露人工雕琢痕迹。

提倡清新淡远,含蓄蕴藉的诗风。

其诗歌创作推崇唐王、孟、韦、柳一派,曾编《唐贤三昧集》,选取王维孟浩然等唐代42位诗人作品以为学诗样板。其诗多为纪游、写景、咏物、怀古、赠答之作,虽富淡远含蓄、自然清新的神韵,然现实内容却较贫乏。

部分作品叙写时势,反映人民疾苦,较有现实意义。多数则表现封建官僚闲情逸致,其至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创作倾向适应清初统治者的需要。

所作长篇古体诗或有气势豪壮、格调苍之作,较有特点。

其文有序、跋、传、铭、书札、纪游、随笔诸体,以简洁明畅见长。其词韵味盎然,亦如其诗。王氏多才多艺,官高位显,在清初文坛颇有影响,主盟海内数十年,有泰山北斗之誉。

时与朱彝尊齐名,有南北两大诗人之称。其诗力避明末公安派之失于轻俏俚俗,竟陵派之失于孤峭纤仄,而倡以神韵,有人以杜甫韩愈作比,谓为开一代诗风。而所倡“神韵说”,则为赵执信袁枚等人所批驳。着有《带经堂集》92卷,诗集有《阮亭诗钞》、《渔洋山人精华录》,词集有《衍波词》,另有《池北偶谈》26卷,《居易录》34卷,《香祖笔记》12卷,《渔洋诗话》3卷,《分甘余话》4卷,《渔洋文》14卷等。

上一篇:王之涣 下一篇:王尔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