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散曲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270页(557字)

中国古代歌形式的一种。

又称“清曲”、“乐府”。是在宋、金时期俗谣俚曲音乐的基础上,受到当时说唱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约于宋、金之际萌芽、发生,至金末已近成熟,不仅民间流行,且着名诗人元好问等亦始作之,至元代而全盛。

与词类似,为长、短句形式,但于正字之外可加衬字,形式更为灵活;所用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为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首尾通押一韵,不换韵(四声通协、韵字可复用);对仗形式较为灵活丰富,偶句对、三句对、四句对、隔句对、联珠对等均可用。散曲是有相应的曲调格律,需依声填词的一种诗歌形式。主要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小令”为单只的曲子,俗称“叶儿”,有时雅称“乐府”,为散曲中产生较早的体制形式。另有“带过曲”和“唐头小令”亦属小令类。

“带过曲”是由二三支同一宫调、押同一韵、音乐相衔接的单只曲子联合而成;“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首尾句法相同、内容相联的数支小令相联而成,每首可单独成立,可各押一韵。

“套数”又称“散套”,由同一宫调的二支以上曲子相联而成,首尾一韵,不换韵(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者,可以“借宫”)。套曲篇幅较长,便于叙事、抒情,可以表现更为复杂的内容。散曲促进了元代文学的发展,特别对元杂剧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

上一篇:沙汀 下一篇:沙良总督的姑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