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杜甫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039页(962字)

【生卒】:712—770

【介绍】:

中国唐代伟大人。

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唐武后朝官膳部员外郎,着名诗人。父杜闲曾任兖州司、奉先令。杜甫七岁始学诗,稍长,有诗名。

玄宗开元中,南游吴越。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壮游》)。

天宝时,在洛阳李白相识,结为挚友。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乱起,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乾元六年(758),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严武镇蜀,辟为参谋,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765),欲离蜀东去,途中滞州近两年。

大历五年(770),于湘江一船中病故。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他以稷、契自许,怀抱忠君爱国和积极用世之心。遭遇坎坷,又经乱离,身受时代苦难,对现实政治的腐败黑暗有深切感受,对人民的疾苦关切同情。

其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杜诗中时事政治诗为数较多。如《洗兵马》、《丽人行》、《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表现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也有记载国家十几年大事和叙述地方变乱的,如《夔府书怀》、《草堂》。

皆能将个人情感的抒发与事实的叙述相互结合。战争题材的诗也占有一定数量。《兵车行》、《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等,或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或支持朝廷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歌咏自然的诗,往往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情、景与时事相互交融。

怀人赠友之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此外,尚有一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歌,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诗歌艺术方面,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尤以古体、律体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对后世诗歌产生巨大影响。其着述,有宋人所编《杜工部集》凡20卷。后人注本很多,较通行的有清人钱谦益的《钱注杜诗》、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和杨伦的《杜诗镜铨》等。

上一篇:都德 下一篇:杜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