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019页(524字)
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新诗体。因以屈原《离骚》为代表,亦称“骚体”。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产生的,在屈原、宋玉等人努力创作下,使这一诗体立于诗坛。楚辞篇制较长,句式灵活多变,有四、五、六、七、八、九言等,句中句尾常加“兮”、“些”等语气词,节奏舒缓,音韵和谐,极富抒情性。
楚辞内容多涉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及楚地巫鬼神灵,颇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借鉴了神话的想象夸张和《诗经》的比兴手法,亦常运用铺陈排比、象征寄托以及议论抒情等多种艺术手段,语言瑰丽雄奇、绚烂多彩。
楚辞从艺术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浓郁的楚地方文化的色彩。它打破了四言诗长久垄断诗坛的局面,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开辟了新天地。其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及艺术表现手法,影响过后代众多诗人,亦对后代辞赋、骈文及五、七言诗的形成或写作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西汉刘向最早辑录《楚辞》16卷,已佚,现存最早注本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收王逸注并加阐释,有中华书局1957年重印《四部备要》本。宋朱熹《楚辞集注》,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清王夫之《楚辞通释》,有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本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