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889页(297字)
中国戏曲剧种。
流行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广德、宁国、郎溪等县。初由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形成灯会歌舞。继而吸收“打五件”说唱艺术,产生新演唱形式,称“地摊子”。后接受徽剧、京剧影响,由广场演出搬上舞台。1895年,在宣城出现第一家职业班社。其唱腔分主腔和花腔。
演唱用帮腔,伴奏原只有锣鼓,后增加管弦乐器。表演上继承灯会歌舞表演传统,运用彩扇和手巾,伴随特定花腔锣鼓,边歌边舞。传统剧目多反映农村生活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情节、语言朴实生动。表演风格粗犷、优美。该剧种在农村得到普遍发展。现有6个专业剧团。
另有诸多业余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