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853页(447字)
中国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
俗称“牌子”。也是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遂成“曲牌”。
从汉魏乐府、唐宋词调至金元剧曲、散曲、明清歌谣俚曲等。
清乾隆十一年(1746)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记载,约2494种。曲牌文字部分须“倚声填词”,多作长短句,少用齐言。
各曲的句数、用韵、定格,以及每句的字数,句法和四声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调,都有自己的曲式、调式和调性,以及本曲的情趣。
曲牌有长有短,节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讫。曲牌牌名来源不一,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有的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有的以来源命名;有因字面错讹,转义为名。此外尚存其他民族语言的音译、以及歌者创用牌名。曲牌原为声乐曲,后在戏曲中有改为用器乐演奏的,遂变为器乐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