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834页(1070字)
传奇剧本。
中国明代汤显祖作。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又名《还魂记》。全剧55出,约作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左右。取材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见《燕居笔记》),情节有重要改编。
剧写福建南安太守杜宝,有女名丽娘,在家受到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束缚,心情郁闷。后来受到《诗经》中古代爱情诗的启发,又在侍女春香的怂恿下,偷游了家中的后花园,受到园中自然风光、良辰美景的感召,认识到自己青春的美好和价值,对封建家教产生不满,渴望得到美好爱情。游园后,丽娘又梦见自己与年轻风流的书生柳梦梅相爱,极其旖旎缠绵,醒后情不自禁到后花园中追寻梦中情景,却无法寻到,遂感伤成疾,殉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到临安赴试,路过南安,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生前遗下的画像,发现亦是自己梦中所见的佳人,遂朝夕呼唤。
杜丽娘的游魂应唤前来相会,柳梦梅应杜丽娘游魂之请,为其开棺,使其复生。
杜宝不相信女儿会再生,认为柳梦梅私掘女坟,上书奏明皇帝。杜丽娘再生后反对父亲破坏她与柳梦梅的爱情和婚事,登朝申诉,柳梦梅亦上书自辩,终于得到皇帝的承认,正式结为夫妻。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热烈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青春少女杜丽娘形象,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纯洁、生死不渝的爱情,对封建礼教及封建婚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主题。
作品突出以“情”反“理”的斗争,体现了晚明进步思想潮流对程朱理学及黑暗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作品着意刻画女主人公杜丽娘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成为“情”的体现者:“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
全剧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细腻,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情节构想新颖奇特,曲辞清新优美,最能体现汤显祖论剧讲究的意、趣、神、色的主张,亦最能表现汤氏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汤氏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此剧当时影响极大:“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尤其在广大被封建礼教压迫的青年女子中产生强烈反响。仿作改编之作接踵而出,汤氏因之而被誉为“绝代奇才”、“千秋之词匠”。白璧微瑕,曲文使用冷僻典故过多,甚而流于晦涩,插科打诨的宾白时有庸俗之语,男女情事描写有“恶趣”之嫌。
此剧初以清晖阁、冰丝馆和清吴人的“三妻合评本”较为有名。
解放后,《汤显祖集》本较为流行。又有单行注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的《牡丹亭》(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较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