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93页(501字)
中国戏曲剧种。
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县、贵池、当途)一带。吸收明末清初诸多优秀戏曲艺术加以丰富和发展。
盛行于清代中叶。传入北京后,与汉调合流,发展成京剧。
其间,徽班几乎走遍全国各地,所到之处,影响深远。全国40多个戏曲剧种均与它有渊源关系。其唱腔种类颇多,各类唱腔伴奏乐器不尽相同,风格各异。徽昆腔多用大小唢呐伴奏,配以大锣大鼓,气势雄伟;吹腔主要以笛和小唢呐伴奏;拔子以枣木梆击节,初用弹拨乐器伴奏,与吹腔结合后改用唢呐、笛和徽胡;二簧与西皮均以徽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花腔小调多为民间俗语俚歌,生活气息浓,伴奏乐器以徽胡、笛、唢呐为主。脚色早期分为9行,浙江徽班分为15行。表演上继承安徽旌阳(今旌德)一带目连戏艺人技艺。一直擅长武戏,动作粗犷,气势豪壮。20世纪40年代,徽剧被京剧取代,几近衰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建安徽省徽剧团,吸收老艺人,培养年轻演员,挖掘整理传统剧目。《齐王点马》、《百花赠剑》、《七擒孟获》、《八阵图》、《水淹七军》、《淤泥河》、《打百弹》及《拿虎》等剧目较有影响。本世纪60年代初,徽剧再次入京,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