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55页(900字)
研究电影的科学。
包括电影理论、电影史、电影批评三部分。其中电影理论的研究占比重最大,故通常也把电影理论与电影学等同起来。电影学一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广泛使用。1948年,法国巴黎大学建立了“电影学研究所”,创刊《电影学国际评论》。
此后,英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典、意大利、波兰、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等也相继建立了此类研究组织。70年代苏联建立的“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科学研究所”(后称“电影艺术科学研究所”)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电影学研究机构。
电影学研究的历史,稍短于电影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赫夫克、潘诺夫斯基、阿腾洛布和意大利的卡努多等人就开始探讨电影创作中的演员表演、造型处理和电影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20年代,以法国的安图昂、德吕克、慕西纳克为代表的研究者,已深入探讨了电影艺术的特性。提出了“视觉主义”、“活动绘画”、“视觉交响乐”、“完整电影”等理论。
意大利的卡努多提出了“第七艺术”主张,法国的路易·德吕克提出了“上镜头性”主张,德国的鲁道夫·哈尔姆斯试用黑格尔美学方法来研究电影,俄国的库里肖夫宣称蒙太奇是电影的本质。这些也都是当时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
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为代表,把蒙太奇理论及其在电影艺术中的具体运用推向新高度。30年代的西方,德国鲁道夫·爱因汉姆,英国保罗·罗沙,意大利温别尔托·巴巴罗、路易契·契阿里尼和阿里斯泰戈,在电影本质、电影史和电影艺术的创新上均成就卓着。此外,美国的约翰·劳逊,法国的乔治·萨尔杜,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也都以各自的着述为人类增添了电影学财富。
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电影本体论上的研究成果,使50年代的西方电影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六七十年代,电影学研究出现了突出的新势态:电影专门研究机构迅速增加;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电影课,不少学者开始转向专门的电影研究;电影研究专着大量问世。同时电影学一面朝着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一面内部分科趋于细密,出现了电影哲学、电影美学、电影诗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符号学等众多新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