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52页(459字)
中国戏曲剧种。
流行于云南汉族聚居地区及白族、彝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外地声腔流入,与本地民间艺术融合,成为新型地方剧种。
所唱腔调有3种。丝弦腔源于秦腔,能表现多种感情,富于地方特色,称为“滇梆子”,是滇剧主要声腔。襄阳腔来自汉剧襄河派,曲调流畅,旋律轻快幽默,用云南土音演唱。胡琴腔来自徽调,曲调庄重、委婉。另有部分杂调。主要声腔结构均为板式变化体。
伴奏乐器丝弦腔以锯琴为主,襄阳腔、胡琴腔以胡琴为主。另有南胡、月琴、三弦等。
打击乐器有大小鼓、梆梆、提手、大小锣、钹、碰铃、镲等。表演上继承吸收徽、汉、秦腔等剧种之长,基础扎实;又吸收民间多种艺术营养,民族、乡土特色鲜明。
着名演员有李少白、卜金山、栗成之、戚少斌、碧金玉、彭国珍、哈咏天、万象贞等。其传统剧目统计记录大小剧目达960多本,分秦腔、京、川、滇几条路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整理大批传统剧目,创作新剧反映少数民族斗争生活。较有影响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官》、《送京娘》、《借亲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