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程砚秋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743页(1051字)

【生卒】:1904—1958

【介绍】:

中国现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正旦。

原名承麟,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改名艳秋,号玉霜,1932年后又改名砚秋,改号“御霜”。北京人。满族。“四大名旦”之一。出身破落仕宦世家,幼年家贫。6岁起从荣蝶仙学戏,先习武功和武生,后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又从陈啸云攻青衣。

11岁登台,12岁正式参加营业演出,颇受观众赞誉。倒呛后,得人罗瘿公帮助,从名家学习京剧武功和昆曲身段、唱法。后又就教于梅兰芳、王瑶卿。同时广泛涉猎文学与其他艺术。

3年后,与高庆奎、余叔岩配演《御碑亭》、《打渔杀家》、《审头刺汤》等剧时,已享有盛誉。不久便独立组班,演出于京沪杭一带。

表演上日臻成熟,独创“程派”艺术。他奉行“守成法而不泥于成法,脱离成法而又不背乎成法”的原则,在艺术上进行了卓有成就的创新。善于从京剧其他行当,乃至其他剧种、曲种及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不露痕迹地融于自己的表演艺术之中。

演唱追求“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

发音结实圆润,吐字沉着有力,既重字音头腹尾的转换,又咬而不死,隐而不显。善将某一长音或高音控制在细若游丝的范围内,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在情感,并常以较暗的音色来渲染悲剧色彩。

行腔圆活,除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外,讲究断连之间,以连为主,连中有断,音断意不断,音断气不断。其唱腔有深沉含蓄、外柔内刚、若断若续、一气呵成的艺术特色。

做功注重符合生活,讲求舞台造型,并创造了“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10种水袖技法。

他昆乱不挡、戏路较宽。30年代后以擅演悲剧着称。所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有《青霜剑》的申雪贞、《鸳鸯冢》的王五姐、《碧玉簪》的张玉贞、《荒山泪》的张慧珠、《春闺梦》的张氏、《文姬归汉》的蔡文姬、《亡蜀鉴》的李夫人、《窦娥冤》的窦娥等。

1932年程砚秋曾赴欧洲考察歌剧。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期间,深居农圃,拒绝演出。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0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30年代曾创办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并任校长,同年任南京戏曲音乐学院北平分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有所演戏曲影片《荒山泪》和所演剧目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行世。程派主要传人有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李蔷华等。

上一篇:程长庚 下一篇:传奇戏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