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高跷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334页(381字)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又称高跷秧歌。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舞者双腿梆上木跷而舞。木跷一般有踏板,高为2至4尺,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艺性表演。

最早见于《列子·说符》:“宋有蓝子者……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驰并驱,弄七剑……”唐以前称长跷伎,宋称踏跷,清以后称高跷。高跷舞队十至几十人不等。

舞者扮成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化妆模仿中国传统戏曲,也有现实中的人物。角色行当中还有“俊锣”(扮女,执小锣)、“丑锣”(扮女)、“俊鼓”(扮公子、背花鼓)、“丑鼓”(扮公子)、“文扇”和“舞扇”之分。表演分大场和小场。

大场是整队变换出各种队形图案。小场是两三人或几个人表演的小戏。

高跷技艺性很强。据表演特色不同,又有文,武之分。文高跷注重踩扭和表演性,武高跷注重技巧,如单腿跳、摔叉、走独木桥和跃高凳等。

上一篇:富特文格勒 下一篇:福尔德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