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才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296页(569字)
【介绍】:
乔治·比才(原名亚历山大·塞扎尔·莱奥波得·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
生于巴黎音乐世家。童年即显露出音乐天才。
9岁师从蒙泰尔学钢琴。
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后又从古诺和阿莱维学习作曲。12岁开始创作,16岁发表作品。
早年作品受古诺、韦伯影响较深,并带着李斯特和塔尔贝格的痕迹。17岁作《c大调交响曲》初次向公众显露独特的才华。
翌年的《奇迹医生》参加奥芬巴赫举办的轻歌剧比赛,获第1名。1857年以康塔塔《克洛维和克洛提尔达》获罗与大奖。1863年所作歌剧《采珠人》获成功,而《伊凡四世》却未能上演。后来所作许多作品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甚至连《卡门》这部歌剧巨着初演时也遭失败。
比才一生情感抑郁,常处于踌蹰、矛盾的心境之中。1858至1868的10年间就两次出现精神危机,去世时正值《卡门》上演失败后的第三个月,他的心境几近绝望。
比才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与才情的作曲家。
除9部歌剧外还作有清唱剧2部,管弦乐组曲、交响曲、钢琴曲及歌曲多首。
音乐大多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动人心弦的矛盾冲突以及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和富有表现力的交响发展。其歌剧创作使法国歌剧在19世纪发展到了峰巅。但因他的音乐天赋与当时听众的赏鉴能力的差距,使他生前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誉,成为音乐史上的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