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83页(604字)
又名“热河行宫”。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竣工。占地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10公里。
避暑山庄座落在一片山间河谷盆地上,三面由宽大的河谷和沟壑断开,西北与大山相连。东、北两方的山麓上,分布着面向山庄的外八庙,形成了山环水抱,千山拱揖,万壑来朝的总体格局。
山庄内部由宫区和苑区构成。宫区分为正宫、松鹤斋(后妃寝宫)、东宫(已毁)三个部分。其占地面积较小,建筑不施彩画,朴素淡雅,颇具山庄的特色。苑区按自然条件分为平原区、山区和湖区三个部分。平原区为大片森林草原,其中设大小蒙古包数十座,为接待少数民族首领领略草原风光之用。山区所占面积最大,山峪、山脊、山坡及溪涧间建有各类庭园和亭阁,大多骑涧跨谷而建,争奇斗险。
北部宫墙蜿蜒于山脊之上,具有长城的气势。湖区由三堤七岛,将29公顷的水面隔成六个湖面。
其中许多组群模仿江南地区的名园胜地,如金山仿自镇江,文园狮子林仿自苏州,烟雨楼仿自嘉兴。湖区布局小巧玲珑,层次变幻,步移景异,倒影似画。
避暑山庄现虽只存三十余组建筑和二十九处景观,却仍显示着独特的魅力。它造景取材纵横广阔,为南秀北雄缩影的伟观;巧妙地借用园外景物,发挥自然景色的优势,形成了园内外浑然一体的园林景观空间。
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东方一大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