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意境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154页(1168字)

中国古代关于艺术形象及形象创造的重要理论。

“意境”,又称“境界”。其含义极为丰富。

要而言之,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创造的,能够引起欣赏者遐想和情思的艺术空间。情与景会,意与境浑,虚实结合,物我统一,是“意境”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意境”说把“意境”的创造,作为艺术的最高原则和批评标准。首先,它强调艺术家必须以情化景,以景写情,使艺术作品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其次,它要求艺术家必须以实写虚,以形传神,使艺术作品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境”一词,虽然出现较晚,但“意境”理论的产生却源远流长。《周易·系辞上》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提出的“言不尽意”与“立象以尽意”的观点,可谓“意境”理论最早之萌芽。汉魏六朝时期,王弼提出“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理论,陆机《文赋》关于意、物、文三者关系的论述,刘勰《文心雕》中的《隐秀》篇,钟嵘品序》中的“滋味”说,都对“意境”理论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佛教的传入,提倡象教,宣传佛家境界观念,对促进“意境”理论的形成,更起直接作用。唐代是“意境”理论形成并有长足发展的时期。

诗人王昌龄首次把“意”与“境”合为一体,明确提出诗歌的“意境”概念。他在《诗格》中提出的“诗有三境”说,可谓“意境”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之后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对“意境”的具体含义都有论述。

皎然提出“取境”说,专言“意境”的创造。刘禹锡提出“境生于象外”,这是对“意境”特点的概括。司空图主张以味喻诗,倡言诗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强调,“思与境偕”,“近而不浮,远而不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并具体描述了二十四种“意境”的特征,使“意境”理论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

宋代姜严羽、范希文,明代谢榛王世贞,清代王夫之、叶燮、刘熙载等人论诗,都崇尚“意境”的创造,使“意境”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近人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系统总结古代“意境”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境界”(即“意境”)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原则和批评标准。《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对“境界”的含义也作了具体解释。指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又把“境界”分为“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提出“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创作原则,及“隔”与“不隔”的批评标准。王国维的“境界”说,较之前人的“意境”理论,更为系统和深入。“意境”说原是从古代诗论和画论发展而来,现在已被小说、散文、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引入。

“意境”研究,对认识艺术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故引起当代学者的广泛注意。

上一篇:英美新批评 下一篇:影响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