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65页(746字)

普列汉诺夫着。

曹葆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年出版。

是一部运用克思主义观点探索艺术和美学中有关问题的论着。用书信体写成。

共4封信,附《具有概要或提纲性质的个别札记》、《〈没有地址的信〉的准备工作札记》两篇文章。普列汉诺夫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原始部落的大量史料,论证了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认为功利的认识先于审美的认识,有用的物品的生产先于艺术。揭露了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和颓废主义美学的虚伪性。

普列汉诺夫阐述了艺术的发展是由经济生活决定和影响的。他认为,这种决定和影响并不永远是直接的,常常通过政治、心理、道德、哲学、宗教等“中间性”因素来间接实现。在阶级社会里,艺术的变化不是直接由生产方式而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决定的。普列汉诺夫还阐述了艺术的特点。

认为艺术不同于哲学的地方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强调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艺术家进行创作,“目的是在于把他反复想起和反复感到的东西传达给别人。”普列汉诺夫也论证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认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人们并不期望从审美对象中得到什么直接的物质利益。

审美享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直接性”或直观性。他认为美感不只是人的特点,也是动物所固有的,人天生就具有审美能力。

但同时又认为审美能力取决于生活的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普列汉诺夫在这部着作中,没有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史是自然史的继续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错误地把达尔文主义作为研究美感的基础。

但总的说来,他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正确地解决了文艺理论、美学中许多重大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一篇:马尔库塞 下一篇:吕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