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西方艺术辞典

康德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51页(1045字)

【介绍】: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

出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父亲是鞍匠。父母都是虔敬派的教徒。他于1740年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院,先后学过物理学、数学、地理学、哲学和神学。

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教授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27年。早年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着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着名的“星云说”。1760年以后逐渐转到哲学方面,先后撰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道德的形而上学》等,创立了德国古典哲学庞大而完整的唯心主义体系。康德在哲学上极力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结果形成折衷主义二元论。

康德美学是康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康德的思想发展演变,一般分为“前批判期”和“批判期”。在“前批判期”,他就对美学给予极大关注,写了《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一书,对美感和崇高感的产生基础进行考察和描述。他指出美感和崇高感不在于对象属性的刺激,而在于每个人接受这种刺激的固有的快感和不快感的能力。

在“批判期”,康德在构造他的哲学体系过程中,先后写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在三大批判中,《判断力批判》起桥梁作用,依靠它沟通另外两大批判,建立了一个完整体系。在另外两大批判中存在的矛盾是:知识不能达到伦理领域,而伦理却要作用于知识领域;自然与社会、认识与伦理、感性与理性犹如双峰对峙,无法沟通。“判断力”略带知性的性质,又略带理性的性质,它能填平两大批判间的空隙。康德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判断力批判》中(详见“判断力批判”条)。他力图调和经验主义美学和理性主义美学的矛盾。

认为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和“愉快的”相混淆,而理性主义美学又把“美”的和“完善的”同等看待,都有片面性。他把审美活动归于判断力,不归于单纯的感官,把审美判断的内容看作情感而不看作概念,同时把经验主义的快感和理性主义的“符合目的性”结合在一起。

康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具有天才的人才能创造;构成天才的各种心灵的能力是想象力和理解力;艺术不能用概念来表达,而是在自由的想象力和符合规律的理解力的和谐中。通过感性形象来显现理性概念。

康德的美学思想和文艺观点既总结了理性派和经验派的经验,又开启了以后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的各种流派,在资产阶级美学史上,占有承先启后的地位。

上一篇:可比性 下一篇:客观之诗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