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说
书籍:东西方艺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艺术 吉林教育出版社《东西方艺术辞典》第30页(596字)
“风骨”一词,原为汉魏时期品评人物用语。指人的精神气质超俗不凡,也指人的体貌风采。如晋安帝称王羲之“风骨”清举。沈约《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不恒,盖人杰也。”南北朝时期有人以“风骨”品评书画作品。如南齐谢赫《古画品录》,用“风骨”指代一种气韵生动的绘画风格。
以“风骨”论文则始于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设专章论“风骨”,赋予“风骨”以文学理论特定含义。
他在《风骨》篇中说:“是以惆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又言:“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入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这里,刘勰所谓的“风”,是指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丰富、感情充沛,有强烈感染、教化力量。所谓的“骨”,是指语言形式,要求用字准确、文辞坚实、有力,足以达意。刘勰以“风骨”论文,是要求作家把丰富而又有益于教化的文意与精炼秀美的文辞相统一,使作品达到“风清骨峻,遍体光华”。刘勰的“风骨”说,是对建安文学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后世文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唐代陈子昂、白居易等人所倡导的“汉魏风骨”,则是对刘勰“风骨”说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