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44页(665字)

中国古代名家学者讲学之场所,始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318年,在齐国首都稷下(今山东淄博)各方各派学者名流云集进行讲学,一时齐国首都名家荟萃,最多时达数千人。当时各种学派代表人物,据己所学,发表对自然和社会政治的见解。孟子荀子鲁仲连等都在此讲学,此讲学之场所史称“稷下书院”。

中国的书院类似古希腊的学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结社、亚里山大里亚学派建立的谬司学院,都是一座学宫、学馆。学者在此讲学、研讨、切磋、争鸣,对促进文化教育和思想传播和学术繁荣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书院在唐、宋时期有了很大发展,宋代尤盛。公元718年(唐开元六年),设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贞元中,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宋改称白鹿洞书院,为藏书与讲习之所。宋代有白鹿、嵩阳(一说石鼓)、睢阳、岳麓,号为四大书院。

书院地址建筑,选在山林名胜之地,除讲学外,不少有名学者还进行研究、相互问答、集众讲解于其间,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兼佛家与道家学术思想者。

至元代,各路州、府皆设书院。明清书院仍盛,科举制实行后,书院逐渐成为准备科举的场所。

清末废科举,书院改为学校。新中国建立后某些名书院作为名胜古迹保留下来,现江西河南湖北福建等地的众多书院成为文物名胜,经整修后成为旅游之地,有的学会也常在有条件的书院举办全国性或地区性学术讲习和研讨活动。

上一篇:学派 下一篇:学术期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