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348页(1131字)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简称,1950年8月22日成立。
1950年8月22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暂行组织方案要点》。8月23日,选举了科普协会的全国委员50名,组成全国委员会。
全委们互选梁希为主席,竺可桢、丁西林、茅以升、陈凤桐为副主席,夏康农为秘书长,袁翰青、沈其益为副秘书长,还互选了包括上述成员在内的25名常务委员。
《组织方案要点》规定“以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技术水平”为科普的宗旨。
通过组织会员进行讲演、展览、出版以及其他方法,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宣传,以期达到下列目的:1.使劳动人民确实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方法科学化,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力量;2.以正确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的成就,肃清迷信思想;3.宣扬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借以在人民中培养新爱国主义精神;4.普及医药卫生知识,以保卫人民的健康。
全国科普自1950年8月成立至1958年9月与全国科联合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有8年历史。
8年间,科普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科学技术普及讲演7200万次,举办了大小型科普展览17万次,放映电影、幻灯13万次,参加达10亿人次。此外,还有黑板报、科普墙报、科普画廊以及科普山歌、小传单等。
全国科普协会成立了科学普及出版社,许多地方科普协会也建立了编辑出版和编制形象资料的机构。
截至1958年6月底,出版了全国性的通俗科学期刊《科学大众》、《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学科学》、《科学普及资料汇编》、《天文爱好者》等6种,地方性通俗科学报刊32种,全会共出版了文字资料299000余种,发行6300多万份。此外,还编制了大量形象资料,如科普箱、挂图、幻灯片等。
科普协会还开展国际联络工作。
1956年底,北京天文馆派遣代表团访问了莫斯科天文馆,科普协会常委会应邀派遣代表团参加了波兰和联邦德国的科普协会的会员代表大会。和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家的科普协会建立了联系。
组织方面,除西藏、台湾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省一级科普协会组织27个。
一般县、市建立了协会组织近2000个。
许多地区在厂矿和农村建立了协会的基层组织。据11个省、直辖市统计,1958年6月底,建立基层组织46000多个,会员、宣传员102.7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