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协工作简明辞典》第54页(667字)
用于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论争。
百家争鸣,在中国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学术繁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战国诸子百家蜂起,议论纷纭,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了各种争论,如认识论、天道观、社会伦理、名实关系、礼法制度以及各种政治主张。这一“百家争鸣”的盛况对推动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科学、文艺发展的一个指导方针是1956年正式提出的,那时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着重点是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与学术的民主和自由,主张在坚持六项政治标准的前提下,在人民内部采取“放”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流派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通过由文艺和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的自由讨论和实践来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解决。
这一方针的制定和贯彻推动了人民群众识别“香花”和“毒草”的能力,推动了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