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拐》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445页(1477字)
【写作年代1】:1886
【写作年代2】:1886
英国作家史蒂文生根据戴·鲍尔弗1751年的冒险经历写成的小说,描述了他怎样被诱拐与抛弃;他在荒岛的遭遇;他在荒凉的苏格兰高地的旅行;他结识了艾伦·布雷克·斯图尔斯等一些着名的苏格兰的英王詹姆士二世的拥护者。
史蒂文生创作的这部小说最早从1886年5月至6月连载在《青年》杂志上。同年,卡斯尔将这部小说出版成书。
戴维·鲍尔弗,正值十八九岁年纪,父亲死后,离开了在埃特里克森林(在苏格兰低地)的家,带着给埃比尼泽叔叔的引荐信。
埃比尼泽是位离爱丁堡不远的地主,一个住在摇摇欲坠的大楼里的守财奴,怀着敌意与怀疑将戴维收下,试图让他在黑暗中爬上毁坏的塔楼摔死,结果此计未成,他竟然策划让霍齐亚森船长将他诱拐并把他带到了海上,打算把他卖到美国去当奴隶。
然而,途中他们乘坐的那艘“盟约”号方帆双桅船与一艘小船猛烈相撞,小船上载着英王詹姆士二世的拥护者的忠臣艾伦·布雷克·斯图尔斯。戴维虽然不是詹姆士二世的拥护者,但当他听见霍齐亚森和他的水手准备阴谋暗杀艾伦·布雷克时,毅然与布雷克共生死。
艾伦·布雷克和戴维守住了后甲板舱室抵制水手们的攻击。“盟约”号触礁,戴维发现自己流落到了一座岛上,他对自己的处境绝望了,但最后发现在水浅的地方有一条水滩将这岛屿与大陆连接起来,所以他的幻想(成为鲁滨孙·克鲁索)是可笑的。
他穿过高地,和艾伦·布雷克重逢。戴维卷入了谋杀“红狐狸”——残忍的科林·坎贝尔的事件。戴维和布雷克经历了漫长的、令人精疲力竭的旅行回到了家乡,揭露其叔父的罪恶阴谋,正当合法地继承了属于他的遗产。
小说首版之前预印了一次,目的是为了取得小说的版权。
而插图是在1887年版的时候才第一次配入的,画家是W·霍尔,但为1913年的美国版提供戏剧性的插图画家却是N·C·韦思(N·C·Wyeth)。
这部作品一直是最优秀的历险小说之一。小说的创作灵感应归功于史蒂文生对苏格兰历史的迷恋,他对司各特的钦佩以及他年轻时游历灯塔的经历(他父亲是杰出的土木工程师,负责建造了这些灯塔)。在1870年的一次旅行中,他在埃赖德岛上待了三周,直至以为自己被围困,而当时他父亲还在附近负责主管建造一座灯塔。
谋杀坎贝尔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而被怀疑是杀人凶手的艾伦·布雷克也确有其人。
与《宝岛》一样,《诱拐》主要是一次道德锻炼。戴维一方面不断地想要审判艾伦·布雷克的政治观点和活动,另一方面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被这个不讲道德的勇敢的人所吸引。这部作品中滑稽、挖苦、害怕交替出现,其重要的缺陷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结尾,史蒂文生觉得很难给它下个令人满意的结论,事实上以戴维回归故里而突然中断。后在《卡特里奥娜》(Catriona,1893)中接了下去。《卡特里奥娜》叙述了戴维试图为詹姆士·斯图尔特获得无罪的判决,但没成功。斯图尔特因涉嫌谋杀坎贝尔而受到审讯,斯图尔特也是一个历史人物,因谋杀罪被绞死;书中叙述了艾伦·布雷克逃亡到陆地以及戴维对反叛者詹姆士·摩尔的女儿卡特里奥娜的爱情。
《诱拐》不仅为约翰·巴肯(John Buchan)的《39级台阶》(The Thirty-Nine Steps),而且为整整一代模仿这部作品的惊险小说的作者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