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85页(932字)

接受理论或称接受美学。

从其研究范畴和理论的逻辑起点与英美读者反应批评并无明显的分野,在许多观点上是互相支持的,比如都承认文学意义在读者的阅读反应过程中。作为批评思潮源起于本世纪60年代末与70年代初的德国,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赫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德国康斯坦泽大学任教时发表题为《提出挑战的文学史》论文(1967年;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或译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成为接受理论的奠基作。

随后姚斯的同事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于1970年发表一系列重要着作支持和发展了这一学科的内容和思想。姚斯邀请一批从事文学的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到康斯坦泽大学,组成研究小组,专门从事接受理论的研究。

影响波及欧美,极大地发展了现代西方文论思想。

从总的来看,接受理论着力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

姚斯不满于传统文学研究的定局和文学史编撰的模式化,同时对流行的形式主义有意识放弃历史知识也深为不满。对此提出挑战,认为“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即从作者与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从个别作品的接受史到整个文学的接受史,进一步使我们看到并描述出,作品的历史必然决定并澄清文学的内聚力。”姚斯在他的着作中表现出对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历史知识的极大兴趣。

伊瑟尔则有所不同。伊瑟尔受影响最大的是现象学,尤其英加登的文论思想,他的一些基本理论术语和一些关键性概念都是从英加登着作中借来的。

因此伊瑟尔更重视个别本文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读者对本文作精细的研究。姚斯的研究属宏观研究,伊瑟尔的研究则为微观研究。

比较英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德国的接受理论显得温和中庸得多,在读者与本文之间一般采用协调的中间性道路,强调意义是本文和读者共同的创造。虽然本文未经阅读之前是以一种未定性结构和启示性结构的面貌出现,但本文毕竟是意义的居所。

上一篇:意义在读者 下一篇:消解中心读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