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
书籍:行为科学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423页(522字)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心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
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的哲学派别。它的存在与发展受社会的生产斗争,科学实验、阶级斗争所制约。它曾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发展阶段。
朴素唯物主义最早出现于古代东方的巴比伦、埃及和中国、印度。
在中国,主要代表有战国时的荀况、东汉的王充、南朝的范镇、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及清代的戴震等;在西方早期有以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等为主要人物的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等。机械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是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英国费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十九世纪德国费尔巴哈哲学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典型。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它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伟大变革,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