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行为科学辞典

认知选择性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行为科学辞典》第76页(500字)

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社会刺激物有选择地进行认知,即个人从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中,选择对象形成认知。

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于社会刺激物的态度不同,可能认知也可能不认知,这与社会刺激物本身的强度,即其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有关。社会刺激物对人们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对认知者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各人都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当前的社会刺激物作出种种估计与猜测。

如果估计该社会刺激物将给自己带来奖励,有益于自己,就会选择它作为认知对象。例如,人们从报刊介绍中知道某部小说写得很有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性均佳,于是设法去购买或借阅。

如果估计该社会刺激物将给自己带来惩罚,或对自己不利,则往往采取置之不理或逃避行为,不以该社会刺激物为认知对象。又如,有的小学生看到学校班主任到家里来访问家长时,根据个人以往经验,估计是前来“告状”的,于是就逃之夭夭,或借故溜走。

可见,认知行为的选择性揭示了刺激物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对人的认知行为具有直接意义。因此,一个组织的领导者要提高职工的认知行为,就应该充分注意到刺激物的社会意义。

上一篇:讥讽 下一篇: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