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
书籍:民间文学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民间文学词典》第494页(410字)
修辞方式的一种。
即利用语言的同音、多义、引喻的条件,使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具有表里双重含义的手法,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它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亦称“意义双关”)两种类型。
谐音双关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其中的“晴”,意在感情的“情”。有的把谐音双关分为“同音异字”、“同音同字”和“混合”三种。象《天安门诗抄》中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其中“江桥摇”三字,“摇”是姚文元的“姚”字的“同音异字”;“江桥”是江青、张春桥的“江桥”的“同音同字”;“江桥摇”三字是“混合”运用。
语义双关如歌剧《刘三姐》中的“望哥箭箭不放空,射尽世间虎和狼。”其中的虎和狼表面指野兽,内里暗指凶残的地主老财。
双关与语体有一定的适应性,它比较适于口头文学,因此,它是歌谣和熟语的重要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