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民间文学词典

道情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民间文学词典》第99页(390字)

又名“道歌”。

曲艺的一类。源于唐代。原为道士宣传道教思想的乐曲,系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赞体,后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

南宋时道情与鼓子词的形式相同,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后苑小厮儿三十人,打息气唱道情,太上(宋高宗)云:‘此是张抡所撰鼓子词。’”并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故亦称“渔鼓”。它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以来尤甚,形成了以七言为主的唱词体制,题材也有所扩大。

近代流行于各地的道情不下数十种,大多以流行地区定名,如山西有洪赵道情、神池道情、临县道情等;在四川称“竹琴”;江西有些地区称“古文”;亦有称渔鼓者,如湖北渔鼓、湖南渔鼓等。流布于各地的道情、渔鼓等均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或吸收戏曲、曲艺唱调,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伴奏乐器原来只有渔鼓、简板,后来有的增添了弦乐和打击乐。

上一篇:盗宝传说 下一篇:盗地上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