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民间文学词典》第398页(251字)
或称“大傩”、“驱傩”。
古代举行驱鬼逐疫仪式时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至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盛大,有“方相舞”、“十二神舞”等名目。
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戚等兵器,口呼“傩傩”之声,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娱人方面演变,加强了娱乐成分,内容也大为丰富,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和民间传说故事的节目。有些地区则发展为戏曲艺术形式,称为“傩戏”,如湖南的“傩堂戏”,安徽、湖北的“傩戏”,贵州的“脸壳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