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民间文学词典

卡勒瓦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教育出版社《民间文学词典》第262页(843字)

又译为《卡列瓦拉》、《英雄国》。

芬兰民族史。从公元8世纪起芬兰人即以“鲁诺”(即“诗篇”、“歌曲”)形式叙述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在历代流传中不断有所发展。到19世纪芬兰医生艾·兰罗特(1802-1884)长期深入民间,从森林沼泽地带搜集到许多“鲁诺”,将它们串连起来编成了一部巨型史诗《卡勒瓦拉》,于1849年最后定稿。共包括50支歌曲,22795行诗句。

目前,只东部的卡累利阿还有很少人会唱片断。它与中世纪其他英雄史诗不同,主人公不是王侯而是有法术的劳动英雄(如农民歌手万奈摩宁、铁匠伊尔利能等),反映了氏族社会瓦解时期的生活和斗争,主要靠咒语、法术、祈祷来战胜对方。

史诗的中心情节是卡列瓦拉的英雄们同北方黑暗国的波约那之间争夺“三宝”神磨的斗争。这个神磨是铁匠伊尔马利能用铁锻造出来的,可以自动磨出粮食、盐和金币。

为了夺回“三宝”,万奈摩宁弹起五弦琴使波约那人昏睡,从深谷中寻得“三宝”。在用船运回的途中,又被醒来的女族长卢西的战船追上,激战时卢西将“三宝”打成碎片沉入湖中、散在湖边,故这里物产丰美。

然后又爆发了两个氏族争夺日、月和火种的战斗。万奈摩宁终于征服了敌手为家乡带来了繁荣和幸福。

史诗虽然形成于基督教时期,但却保留着原有的多神教信仰。包容着天地的形成、铁的发明、天气变化、农业耕作的许多神话传说,反映了人民征服自然的认识和愿望。英雄们用自己劳动创造的工具战胜了满地的毒与凶猛的大,充满了赞颂劳动的神话色彩。

这部史诗具有民间诗歌的特点,多用重复的诗句和夸张的手法,均为四音部扬抑格头韵体,富有音乐性。

它是第一部用芬兰文写作的重要文学作品,是芬兰文学的奠基之作、典范之作,是芬兰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对劳动和生活的雄伟赞歌。为芬兰文学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

高尔基就曾将它作为与《伊利亚特》并列的伟大作品。现有侍桁的中译本《英雄国——凯莱维拉》(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出版)、孙用的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上一篇:喀什噶尔舞春 下一篇:卡拉吉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