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辞典

藏传佛教建筑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380页(585字)

西藏建筑以藏传佛教建筑的成就最高。

公元7世纪,西藏高原出现了吐蕃王国,随着与内地及南亚的关系发展,佛教也在此时从印度传入中国。

吐蕃王松赞干布的两个妻子——唐朝的文成公主(641年入藏)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都崇尚佛教。

特别是文成公主,对佛教的传入起到了推动作用。

由文成公主亲自组织,在“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建造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建筑“惹刹祖拉康”,就是今天大昭寺的前身。

762年,吐蕃王赤松德赞在札囊建造了西藏第一个正式寺庙桑鸢寺,首次剃度7名藏族青年出家为僧。佛教传入后,西藏原本的一种原始宗教“苯教”便融入到佛教之中,再加上印度佛教“密宗”的强烈影响,使西藏佛教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与内地的佛教区别,人们将西藏佛教称为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庙宇则称喇嘛庙,佛塔称为喇嘛塔。

藏式喇嘛庙又可分成建在平地和建在山麓上的两种,以后者居多。平地寺庙常常建造成近乎对称的方式,作为构图中心的主体大殿形象最为突出;山麓地带的取自由式布局、没有总体轴线也没有事先规划,但是全都遵循着一些布局的规则,如寺庙多为北依山坡,南向平地,在后部高处安置体量高大色彩鲜丽的经堂和佛殿,外面安排活佛府邸,另外三面围以大片低矮小院,居住一般僧人。

上一篇:邦克楼(塔) 下一篇:大昭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