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377页(326字)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昌市长江南岸,始建于三国,唐代时名声始盛,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
宋画《黄鹤楼图》再现了宋楼的面貌。图中黄鹤楼建在城台上,台下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
中央主楼分为两层,平面方形,下层从左右伸出,前后出廊与配楼相通。整体上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
宋代以后,黄鹤楼几经劫难,屡毁屡建,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但也只存在了十几年。如今仅留下当时黄鹤楼全貌的图片,已不是宋画中建筑在高台之上的风格,而变成集中式平面,高踞在城垣之上,每个平面均为折角十字形,外观高三层,内部实为六层。
中、下两个屋檐有12个高高翘起的屋角,全高32米。
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