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花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27页(510字)
藏传文化艺术“三绝”之一的酥油花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塑造艺术。
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酥油花是一种以酥油为主要制作原料的油塑工艺品。酥油是用牛奶经过反复搅拌后提出的黄白色油脂。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色泽纯洁清香扑鼻,可塑性极强。其塑造的工艺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精巧玲珑等特点。它是在零度以下制作完成的,其塑造工艺繁复而奇特,多在冬季三个月间进行。
油塑艺术传到藏传佛教格鲁派发祥地的青海塔尔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起初,酥油花的内容单调,制作粗糙,后来相继建立了上下两个酥油花院,专门培养油塑艺僧。
上下两花院的艺僧凭着对佛的虔诚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油塑技艺诸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花样年年翻新,内容题材不断变化。技艺越加精湛,甚至超过了酥油花发源地西藏的一些寺庙,而被社会公认为一绝。
塔尔寺建有专门陈列油塑艺术的酥油花馆。
酥油花表现的艺术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十分广泛,多属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传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佛像和人物形象等。
甘肃拉卜楞寺的酥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