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
书籍:中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27页(487字)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的实物资科。
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面塑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
主要出现在嫁娶礼品、殡葬供品中,也用于寿辰生日、馈赠亲友、祈祷祭奠等方面。农家把蒸好的各种面塑花摆在诸神前,其中猪头形面塑俗称“大供”,另外还有花馍、花果馍、礼馍、馍玩具等。面塑艺术的特点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泥塑的步骤)。制面馍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梳子、红枣、花椒等物,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馍形象就会出现。
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馍”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直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馍的欢快场面。在陕西关中东部妇女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的高手,其中尤以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