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辞典》第221页(886字)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美术形态之一,在中国农村流传很广。
在农村,剪纸由老百姓自己创作欣赏,作者大都是农村妇女。她们以最简单最原始的一把剪刀、一张手工麻纸,在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发展,形成剪纸这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工具材料的原始性和独特的表现力,以及创造者的群体性和生活实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剪纸的特殊价值。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喜花、春花、丧花等。剪纸的产生和流传同农村的节令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窗花、门笺、灯花,便是在春节或元宵节时贴挂的。
在北方的农村,过年时,窗上新糊了雪白的窗纸,上面贴上红红绿绿的窗花;门顶、窗前贴上门笺;元宵节夜晚的灯笼上贴上灯花,把节日的气氛造得浓浓的。喜花是结婚时布置新房用的,张贴在室内的家具和器物上。
同样,寿花和丧花也是在过生日或办丧事时张贴的。墙花和顶棚花是布置房间时分别贴在墙上和屋顶上的。总之,剪纸大都是用作布置环境,营造节庆气氛,贴在庭院、居室或器具上的。
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
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
在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它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有所突破。
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由于在造型上的夸张变形,又可使用图案形式美的一些规律,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它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