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流
书籍:交通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通大辞典》第686页(556字)
又称“尾迹”。
飞行中气流流过飞机在其后形成的低速低压区。分三种:发动机喷流或螺旋桨滑流;飞机表面边界层引起的湍流和机翼升力形成的翼尖涡流。
前两种尾流很快消失,且对机后产生影响的有效距离在200m以内,而翼尖涡流形成的尾流存在时间长,影响距离也长,可对在其后飞行的飞机造成影响或危险。
翼尖涡流像两个由旋转空气构成的圆锥筒,由机翼两端的尖部产生向后下方延伸,通常大型飞机的尾流以2~2.5m/s速度下沉,大约在10km以后,降低200~300m,成水平流动。
尾涡强度和寿命与飞机质量成正比,因而重型机的尾涡强度大,寿命长。例如,波音747尾涡寿命的实测数据为:在1500m高度飞过测量点10s时,两条尾涡不见减弱,90~100s后开始扩散,130s后完全消散。尾流在两条尾涡涡心之间形成由上向下的流动,之外形成由下向上的流动。当另一架飞机横穿前机尾涡时,将使该飞机迎角和升力剧烈变化,如从正后方进入尾涡,飞机会下沉或颠簸;如进入尾涡中心,则机翼两边受到不同方向的上、下气流,使飞机急剧滚转。
为了避免前机尾流的影响,要求做仪表飞行的两机距离大于8km,高度差大于300m,目视飞行应保持2min的间隔。
同方向起飞、着陆的两机离地点应大于900m,接地点应大于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