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铁路
出处:按学科分类—交通运输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交通大辞典》第127页(619字)
北京至广州的铁路。中国南北向主要交通大动脉。由南段粤汉铁路和北段京汉铁路两部分组成。全线运营长度为2313km。北段京汉线(原称芦汉线,以芦沟桥为起点),原由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修建,在1898年底动工,1906年4月1日通车,全长1214.5km。南段粤汉线,又分别由不同时期兴建的三段组成:第一段广州至韶关,由广东商人集资自办,请詹天佑主持工程,于1916年修通,全长224.2km。该段还有一条广州至三水的支线长48.9km;第二段汉口至株洲,在1907年由官督商办的湖南铁路公司向商民集资兴筑,至1911年完成株洲至长沙段50km。武昌至长沙段则由詹天佑任督办,英国人任总工程师,于1911年8月自武昌开始动工,1917年9月建成,计长410余km;第三段株洲至韶关段,因跨过湘粤两省交界的五岭,工程浩大而艰巨,工款又没有着落,故久未动工,直至1933年才由当时的铁道部委派凌鸿勋任该路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司,利用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修筑,1936年建成,于是南段全线接通。但由于有长江阻隔,汉口与武昌之间只能用轮渡连接。至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火车可以从北京直通广州,才将南北两段统一称为京广铁路。从1954年开始,由于运量迅速增加,分别从南北两头分段修建第二线,历时30多年,终于在1988年底全线建成双线铁路。在兴建第二线的同时,分区段进行了电气化建设,现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