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演化理论
书籍:新技术革命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新技术革命辞典》第25页(514字)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天文工作者根据各种类型恒星的大量观测资料,结合恒星能源和结构的理论研究,逐步发展了有关恒星演化的理论。现代恒星演化理论大多认为恒星是由星际物质形成的。稀薄的星际物质首先聚成星际云,星际云由于自身的引力作用而收缩,它的密度、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一部分引力势能转化为辐射能,一个恒星便诞生了。当恒星内部温度升高到绝对温度700万度时,内部出现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停止收缩,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称为“主星序”阶段。太阳目前就处于这样的阶段。当恒星内部的氢消耗完,内部便收缩,收缩时释放出的一部分能量使外部膨胀,恒星演变为一个体积较大但表面温度较低的“红巨星”。内部的密度和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超过1亿度时,氦聚变为碳的热核反应成为主要能源。以后恒星经过了比较不稳定的几个阶段。多数恒星经过了不同程度的爆发阶段,抛射出大量物质,最后恒星演变为密度很大、体积很小的“白矮星”或“中子星”,主要靠冷却而发光,温度逐渐降低,一直到停止发光,成为黑矮星为止。有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恒星最后可能成为“黑洞”,即“坍缩星”。恒星质量愈大,演化速度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