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缎子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江西教育出版社《古书情节辞典》第493页(533字)

清高宗乾隆年间,王某少年孤贫,流落为乞丐,近二十岁还住在京师毛房中。一晚上与一旗人闲谈,觉得彼此正有为之年,应奋发努力,各谋生路。于是两人拜为兄弟。王去典铺帮佣,勤劳谨慎,为主人所倚重,年终算账,王帮主人核计,主人更发现其才能。第二年叫他到护国寺隆福寺庙市去做生意。由于他和气迎人,获利很多。有次一太监来购货,很看重他,要同他合伙做生意。王向典铺主人告辞,太监给他万金在东华门开了绸缎铺,他虽骤然得志,但仍不改初衷,对人和气,生意兴隆。当时日本高丽等国使臣每年入京进贡,乾隆问他们对中国的观感,使臣们说中国有教化,即商人也知信义,即举东华门绸缎铺王某为例。乾隆听了高兴,第二天即召见王,王以布衣奏对称旨,乾隆命内务府拨五十万两银子令王开绸缎庄;自此王与内务府诸公往来,生意越做越大。一次某郎中挟嫌陷害他,说他卖的五十余箱老缎均已腐朽变质,王无奈将这五十余箱认为己物收回,折数十万两银子。后来发现这五十箱缎子原来是明朝魏忠贤家之物,当时大吏送给魏的每匹中都卷有金叶;两朝转手多次均未发现,王因祸得福,发了大财。王又从事盐业,成为盐商中巨擘。后来王因事到河南,见到河南巡抚,发现就是当年在京师鸡毛店中结为兄弟的旗人。

上一篇:永年令捕盗 下一篇:侠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