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军事史辞典

第二次鸦片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史辞典》第144页(741字)

1856-1860年(清咸丰六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19世纪50年代,西方列强急欲扩大在华殖民特权,在其全面修约的要求被拒后,决意以武力达其目的。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力谋对外妥协相安,沿海防务松弛。

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率先出兵,以舰艇十余艘,陆战队2000余人进攻广州。

广州清军8倍于敌,事前无备,临事又接不许还击令,致失城外炮台10余座,广州外城破,门要塞被占。

英军兵少,未敢深入,遂屯珠江口。次年初广东水师船300余艘围攻英舰,战无功。

英军即退出虎门。嗣后,法国借口神甫事件参战,得俄美支持,与英国组成联军,清廷以息兵为要,备战不力。年底联军5600余人调抵港澳,旋突入内河,3路攻城,陷广州。

1858年3月联军北上,5月20日攻陷大沽,溯河西进,屯兵天津城下。6月,《天津条约》签订后南撤。僧格林沁受任钦差大臣后,重整津沽防务。

次年6月,英法以换约为名再犯大沽,因守军有备迎战,败退。1860年春英法远征军2.5万在上海完成集结,第三次北犯。

先后舟山大连烟台,封锁渤海湾。7月底,英法军分别由大连、烟台出动,会于渤海湾,进抵大沽口外,登陆北塘,抄袭侧后,水陆夹击,8月21日再陷大沽。

清军退守通州(今北京通县),调兵扼驻,天津不战而失。9月,联军进兵北京。18日先头部队挫清军于张家湾(今通县南15里处),占通州。21日,双方在通州以西八里桥激战,联军兵分3路,先以密集火力挫清军万余骑兵冲锋,继败僧格林沁等3路清军,夺八里桥。

寻兵临北京城下,踞外城。守军溃败。10月下旬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一篇:吴淞之战 下一篇:镇江之战(二)
分享到: